图/文:阿凯
本站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留在海滩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已经死的人,另一种是即将要死的人。来啊!跟我冲!”
在影片《最长的一天》中29师副师长科塔准将(罗伯特·米切姆饰演)对着他的手下如是说。这句话原来在1944年6月6日登陆时,出自第一步兵师16团团长泰勒上校之口,
想必大家都看过不少关于诺曼底登陆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其中本人最爱的还是那部《最长的一天》,它与其他战争电影有些许不同。一般来说战争电影多有主角主线,注重烘托英雄角色,乃至歌颂主旋律,而这些在这部影片中都不明显。叙事角度不断地在盟军与纳粹德国之间切换的。影片没有特别描写德军的邪恶凶狠,也没有明显歌颂盟军的正义无畏,而是叙述着双方你来我往的博弈,描绘着战争的残酷。
满怀着憧憬,在来到法国的第二天我决定前往位于巴黎西部的诺曼底海滩,正值2017年6月6日早晨6:30分,出发!去那勇士们洒满热血的战场!
清晨的巴黎艳阳高照,万里无云,天气好到我忘记了海峡的天气是如此多变……结果没到中午我就领略到了。
驱车几个小时,首先来到了诺曼底地区的卡昂,这里坐落着卡昂纪念馆(点击访问博物馆官网)。
卡昂,又译冈城。法国北部城市,靠近拉芒什海峡(英吉利海峡)的港市,下诺曼底大区(Région Basse Normandie)和卡尔瓦多斯省(Calvados,14号省)的省会。位于奥恩河和奥东河的汇合处。十六世纪商业繁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的诺曼底战役中,卡昂首当其冲。1944年卡昂解放时已是一片废墟,75%的建筑物被摧毁,其中包括广受人们喜爱的圣·米歇尔教堂尖塔,以致日后留下了没有屋顶的惨相。如今,在卡昂大学门口,矗立着一尊“凤凰涅盘”的铜雕,象征着卡昂的新生。
这座纪念馆位于卡昂城西北郊,是第一个建立起来的关于诺曼底登陆战役的纪念馆,也是来卡昂的旅行者必来之地,这里吸引了抚今追昔的各国游客。
纪念馆造型简洁,馆外一侧是参战各国的国旗。一侧的玻璃墙内存放了各国送来的石刻,第一块来自挪威:“儿子,保卫你父亲赢来的自由。”荷兰的寄语则是:“战争意味着死亡,和平等于生命,自由就是希望。”美国人送来的是艾森豪威尔出征令中的一句:“全世界的眼睛都看着你们……”比利时人写的是:“过去我们为自由团结起来,现在让我们继续为和平而团结。”馆内大量珍贵历史照片,战车与战机复制品、参战士兵的书信等实物。馆内也运用了大量可交互式多媒体设备。总之就是给了参观者全方位的体验来了解那年那日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
进入纪念馆,纪念馆主要分成了三个不同部分,方便参观者参观。
我选择了从大厅穿过,直接从最远的德军地堡展馆开始。这座地堡是当时德国占领军为了巩固卡昂的防御和统治而修建,内部设施极其完善,通讯生活皆一应俱全。
来到纪念馆的时候就开始有些阴天,而此时,我正准备进入碉堡展厅的时候,已经开始稀稀拉拉下起了小雨。海峡的天气,你永远猜不到。
地堡中保留了大量德军驻防部队的生活与作战用品,其中还包括了指挥官办公室以及通讯单元。保存十分完好。
参观完碉堡,原路返回,室外已经狂风大作,下起了雨,虽说雨不大,也借风势打得人生疼。
回到大厅,来到大堂左侧的展厅,这个展厅主要是从法国的角度来介绍了整个二次世界大战的始末。
一战后二战中的欧洲装具有很多共通之处,但在细节上已经开始分化,已经开始从早先的皮质装具开始向帆布装具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一些军事强国,在日后的装具发展之路上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明显的特征。
我们来说说这位,他的形象在法国民众心中颇为复杂,我们简单的可以把他在二战中的所作所为理解为法国版的汪精卫,但是这位同时还是一位民族英雄。亨利·菲利浦·贝当(法语:Henri Philippe Pétain,1856年4月24日-1951年7月22日),法国陆军将领、政治家。法国元帅、维希法国国家元首、总理。一生颇为坎坷,集民族英雄和叛徒于一身。
贝当出生在法国加来海峡省的农民家庭,1876年加入法国陆军。1878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领导1916年凡尔登战役而出名,成为当时的英雄。在法军索姆河会战惨败后,他在最黑暗的时候重振了法军的士气。二战法国战败后,出任维希政府总理,1940年6月22日与德国签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1940年7月—1944年8月任维希政府元首,成为纳粹德国的傀儡。1945年4月被捕,同年8月因叛国罪被最高法院判处死刑,后改判终身监禁。1951年7月22日,贝当死于囚禁地利勒迪厄岛。
再来说说维希法国(法语:Régime de Vichy),这是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占领下的法国傀儡政府,它还被称为维希政权,维希政府,或简单的“维希”。1940年6月德国侵占巴黎后,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1940年7月政府所在地迁至法国中部的维希(Vichy),故名。正式国号为法兰西国。维希政府在被德国国防军占领的法国北部领土(即占领区)还保有一些权力,但是它主要统治包括其政府驻地维希在内的非占领区,约占法国本土领土面积的五分之二。 1944年盟军登陆诺曼底解放法国后,维希政权宣告覆灭。
如果说之前的展品都是在诉说被占领的法国如何亡国成为阶下囚。接下来的展览内容画风一转,自(lang)由(man)的法国人民没有完全放弃抵抗。带着一箱子衬衣来到英国的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与散布在法国各地反抗军继续进行着地下斗争。
来自盟军的帮助总是在夜空中降下,图中展示的是盟军(SOE,Special Operation Executive)使用的伞降装备。法国被占领期间,无数的特工,情报人员,特种作战人员被空投到法国境内。这些敌后英雄配合法国抵抗组织执行了一个又一个暗杀,破坏,情报收集任务,沉重的打击了德军的士气,为盟军反攻收集了大量情报。
不过当然了,因为是法国人建的博物馆,抵抗组织的作用理所应当的被夸大了一些。至于夸大了多少……嗯……大概就是没有抵抗组织的里应外合,第二战场是根本不能实现的。大概就这么点作用吧……
展厅里同时还简单的介绍了二战中其他战区的情况。
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单兵装具和相关装备。
来到最后一个展厅,也就是重头戏,诺曼底登陆战役展厅
展厅的中央,展示了盟军登陆部队的部分单兵装备,登陆部队根据国家分为三个主要区域,美英加三国分别进攻各自负责的海滩(犹他,奥马哈,黄金,朱诺,剑滩)。
在展厅的另一侧,详细的讲述了“霸王行动”的始末。
1943年8月,英美魁北克会议批准“霸王计划”。
1943年11月,英美苏德黑兰会议确定于1944年5月发动“霸王行动”。
1943年12月,美国陆军上将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欧洲同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于1944年1月2日抵达伦敦就任。艾森豪威尔阅读了摩根计划,认为突击正面太窄,在最初攻击中缺乏足够的突击力量,提出修改意见,把登陆正面扩大到80km,第一梯队由3个师增加到5个师,登陆滩头也从3个增加到5个(新增“犹他”,“剑”滩头),空降兵从2个旅增加到3个师,这一意见得到最高司令部三军司令的支持。
1944年2月,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批准了“霸王计划大纲和修改后的作战计划,但是随之对登陆舰艇的需求也增加了,为了确保拥有足够的登陆舰艇,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决定将登陆日期推迟到6月初,并且将原定同时在法国南部的登陆推迟到8月。
由于登陆日(代号D日)由于天气原因推迟到6月初,盟军统帅部开始确定具体的日期和时刻,这是一个复杂的协同问题,各军兵种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不同要求,陆军要求在高潮上陆,以减少部队暴露在海滩上的时间;海军要求在低潮时上陆,以便尽量减少登陆艇遭到障碍物的破坏;空军要求有月光,便于空降部队识别地面目标,最后经认真考虑,科学拟定符合各军种的方案,在高潮与低潮间登陆,由于五个滩头的潮汐不尽相同,所以规定五个不同的登陆时刻(代号H时),D日则安排在满月的日子,空降时间为凌晨一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登陆日期,在1944年6月中只有两组连续三天的日子,6月5日至7日,6月18日至20日,最后选用第一组的第一天,即6月5日。
这个展厅以时间为序,完整的展示了整个战役的部署,展开和后续行动。在诺曼底战役中作战的盟军主要由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组成,但在抢滩完成后,基本上自由法国及波兰也有参与这场战役,而当中的士兵有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等。
进攻行动在登陆的前一天晚上展开,首先是空降作战和大规模轰炸。两栖登陆战则在1944年6月6日早上开始。在登陆前,“D-Day”的军队主要部署在英格兰南部沿海地区,尤其在朴茨茅斯。诺曼底战役持续了超过2个月,最终,盟军成功建立滩头堡,并在1944年8月25日,解放巴黎,宣告结束诺曼底战役。
至此,带领参观者度过了“最长的一天”
在纪念馆餐厅吃过简单的午饭(煎鸡肉配红酒),出来天又晴了,但是依旧刮大风,而且气温也很低。
接下来我将前往诺曼底海滩,去参观那场战斗发生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