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背包生产厂家

陆战队 M-1941 背包组(第二版)

军用背包厂家

陆战队 M-1941 背包的由上背包(Upper Pack / Haversack)和行李包(Cargo Pack / Knapsack)两个包构成,通过配套的 M-1941 背带背负使用。这种以分体式设计满足不同需求场景的思路,我认为是现代背负装具模块化的雏形。这个设计的核心理念在区分战斗物资和生活生存物资。士兵在作战的时候可以只携带容纳战斗物资的上背包;而在行军转移和搭乘车辆机动的时候将容纳生活物资的下挂包一并携带。这种分体式背包设计其实一直延续到21世纪,第一版 MOLLE II 主包仍然采用分体式设计。

在二战时期,即便陆军和陆战队基本都使用相同的轻武器,但他们用的装具却几乎完全不同,配发步兵的单兵装具基本都有陆军和陆战队两套版本,尽管它们之间可能并没太多区别。不过在背包方面陆战队走在陆军的前面,当陆军的普通步兵还在使用老旧的 M-1928 的时候,陆战队就已经用上最新设计的 M-1941 背包了。

这种上下包可拆的设计让这个背包有了很多用法。携带上背包和行李包,但不携带帐篷和毛毯的状态被称为“运输状态”(Transport Pack),这时陆战队员们的寝具被集中起来运输;如果需要徒步转移,就需要自己背负这些生活物资,将帐篷和毛毯卷起来捆在背包外面的状态就是“行军运输状态”(Marching Transport Pack);如果只背负容纳口粮和短期支持物资的上背包,则是“行军状态”(Marching Pack),用于支持一日以内的作战和巡逻任务,相当于陆军的“巡逻状态”(Patrol Order);如果在“行军状态”上加上帐篷布和毛毯,就是“野战行军状态”(Field Marching Pack),用以支持多日连续作战,相当于陆军的“战斗状态”(Combat Order)。

另外虽然行李包没有背带,看似无法单独使用,但它的很多细节体现了设计者的智慧,有两种单独使用的状态。仅携带行李包的状态被称为“轻装行军”(Light Marching Pack)。行李包通过顶部的一条横向织带和上背包底部的两个扁环连接,而这条织带和当时全军配发的 M-1937 帆布内腰带的规格相同,所以可以将 M-1937 内腰带和这条连接带相结合,将行李包变成挎包。

不仅如此,行李包背面有一行织带,这条织带两端留有可穿过的分隔。当 M-1941 背带作为装具吊带使用的时候,可以将背带后端穿过这两道分隔,将行李包作为后腰包使用。这可能是后来 M-1956 装具里野战腰包的雏形概念。

和美军其他使用了数十年之久的装备一样,陆战队 M-1941 背包也分为不同改进版本。如果不算军品收藏家们细分出来的版本,M-1941 背包大致可以分为早期版和后期版两个大版本,主要区别在于开口的设计。早期版本指的是1943年之前产的版本,背包和行李包开口两边是两瓣“耳朵”结构,打包的时候这对耳朵盖在开口上,防止雨水渗入。

不过从太平洋战区使用的表现来看,这种结构的防雨效果不太理想。于是1944年之后生产的 M-1941 背包将包体开口部位延长,变成卷口结构。这一版本一直用到越战时期,在某些资料里也被称为陆战队“M-1944”背包。

 

仓储号参考:

军包袋
组件
名称 海军仓储号
Haversack, M-1941 (待查)
Knapsack, M-1941 (待查)
Suspenders, M-1941 (待查)

军用背包厂家

军用背包厂家

军用背包厂家

军用背包厂家

军用背包厂家

军用背包厂家

军用背包厂家

军用背包厂家

军用背包厂家

军用背包厂家
1945年2月24日,硫磺岛战役。陆战队员正在进攻日军占领的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