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沙场二十载——详解5.8mm轻武器弹药携行具(1)风雷起香江
作者:天山雪枭 来源: 红隼防务NITEWING 2019-06-13 15:59:58 阅读:次
5.8系列配套的携行具是我国当代非常重要的(也是主流的)的战斗携行具。
这是关于他们的专题。 1997年7月1日,这个日子注定被国人永远铭记,因为一个大国百年的耻辱史彻底地画上了句号。伴随着驻港部队开过香江的滚滚铁流,首次亮相的新一代小口径5.8mm轻武器出尽了风头。而伴随着5.8mm轻武器一同出现的,还有专门为其而生的新一代单兵携行系统。美观的样式和科学的设计使得它成为了各大军事报刊上的“网红脸(尽管当时互联网还没有普及,但是性质上差不多)”,但关于它的身世,却又有着另一端不为人知的历史。
入港之初的空军战士,佩戴QGF02头盔、S96步枪手携行具和95自动步枪而这个故事,还得从95式自动步枪定型之日说起。
1995年,经过6年时间的研制,新型枪族中的自动步枪和班用轻机枪设计定型,分别命名为QBZ95式5.8mm自动步枪和QBB95式5.8mm班用机枪。自定型之日,这两种武器就被定为解放军驻港部队的配用武器于恢复主权之日首次公开亮相,但问题也接踵而至:由于我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均采用7.62×39mm系列弹药(56、63和81式步(冲)、机枪),其配用的弹药装具并不适配于新型轻武器,并且,由于其设计老化,加之大量扩散至战乱地区,有可能会对不熟悉我军具体情况的香港市民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为95式自动步枪和轻机枪研制一款专用携行具被急速提上了议事日程。
7.62毫米弹药携行具已不能90年代的满足部队需求1996年11月,随着95步枪/机枪的试制工作完成,与其配套的携行装具也于11月份经兵种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设计定型,这就是S(试,“试制、试定型”的汉语拼音首字母)-96型5.8毫米单兵携行系统,由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负责研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21特种装备厂负责生产。首次伴随驻港部队亮相的S96式携行具为步枪手装具、机枪手装具,但S96系统中还有另外一个神秘的成员——狙击手战斗装具。
S96步枪手战斗装具
S96机枪手战斗装具(传说中的“迷彩胸罩”)
S96狙击手战斗装具(含枪衣)S-96型5.8毫米单兵携行具采用防水迷彩涤纶小帆布面料、89林地迷彩色(即我们所称的“87丛林迷彩”的官方大名)配色,分为生活与战斗携行具。其中战斗携行具又分为装具与作训包两部分,被大多数军迷玩家称之为“全配版95携行具”。在总体结构上,S-96继承了91式携行具X型背带、抽绳式收腰的同时增加了当时世界流行的承载腰带(当时美军的LBV88,俄军的6Ш92均采用了此种设计),就装具本身的携行能力提供了较好的拓展空间。其中,弹药携行袋由左右前片、后片以及刚刚说过的承载腰带组成,两个前片用插口连接,长度可调,前后片用锦纶包芯绳连接,松紧可通过绳子长短调节,绳子带有自锁扣,多出的部分收纳于位于左右前片的绳袢内。
携行具调节绳收纳袢步枪手/狙击手携行袋通过左右前胸片上对应的弹匣包可以分别携带对应的四个弹匣,机枪手的子弹则以鼓包的形式串在腰带以及作训包内(由于机枪手携行具的两个前片没有弹匣包,因此被基层战士戏称为“胸罩”)。步枪手/狙击手/机枪手携行袋都可以通过左右前胸片后侧靠近腋下的手榴弹仓携带四枚手榴弹,提高了手榴弹仓采用通用设计,可以兼容67、77式木柄手榴弹以及82-2式无柄手榴弹,在当时还在大量使用老式胸挂的解放军部队看来,这可是当之无愧的“洋玩意”。此外,在为狙击手配置专用战斗装具的同时还为其设计了狙击步枪枪衣。作训包则分为机枪手、步枪手、狙击手三种,作训包内外分别以“机枪”、“步枪”、“狙击枪”戳记以示区分火器手专业。在整体设计上,作训包设为三层。第一层是贴身一面的主口袋,使用拉链开合,内部设有贴身面两条织带,用四道梁控制松紧,用于在行军背背囊时挂载装具部分的防毒面具袋跟水壶袋;背身面也设有一道织带,用于挂载固定折叠锹;两面之间的空间用于放置雨衣以及杂物。第二层是前口袋,使用魔术贴开合,内部可装载一份野战口粮。第三层是两个小口袋,一个装急救包,一个装油壶。在一层二层之间设有隔仓,可插带带柄工兵铲,不同专业之间在细节上略有出入,这个以后会讲到。
作训包上的印戳,标记了具体的火器手定位伴随着香江初夏的雷雨,一款在解放军单兵装备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单兵携行具就此登上舞台。而这次登台,仅仅是它大展拳脚前的热身,下周的《红隼装备处》,我们将为您继续讲解S96携行具的故事,敬请期待。w(为了让读者们了解更为鲜活的部队故事,最近隼酱一直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扑腾,由于编辑任务比较重,连载可能周更,还希望大家谅解)
阅读导航:
《驰骋沙场二十载——详解5.8mm轻武器弹药携行具(1)风雷起香江》《驰骋沙场二十载——详解5.8mm轻武器弹药携行具(2)初露峥嵘显锋芒(上)》《驰骋沙场二十载——详解5.8mm轻武器弹药携行具 (3) 初露峥嵘显锋芒(中)》《驰骋沙场二十载——详解5.8mm轻武器弹药携行具(4)初露峥嵘显锋芒(下)》《驰骋沙场二十载——详解5.8mm轻武器弹药携行具 (5) 桃李满天下》
这是关于他们的专题。 1997年7月1日,这个日子注定被国人永远铭记,因为一个大国百年的耻辱史彻底地画上了句号。伴随着驻港部队开过香江的滚滚铁流,首次亮相的新一代小口径5.8mm轻武器出尽了风头。而伴随着5.8mm轻武器一同出现的,还有专门为其而生的新一代单兵携行系统。美观的样式和科学的设计使得它成为了各大军事报刊上的“网红脸(尽管当时互联网还没有普及,但是性质上差不多)”,但关于它的身世,却又有着另一端不为人知的历史。

1995年,经过6年时间的研制,新型枪族中的自动步枪和班用轻机枪设计定型,分别命名为QBZ95式5.8mm自动步枪和QBB95式5.8mm班用机枪。自定型之日,这两种武器就被定为解放军驻港部队的配用武器于恢复主权之日首次公开亮相,但问题也接踵而至:由于我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均采用7.62×39mm系列弹药(56、63和81式步(冲)、机枪),其配用的弹药装具并不适配于新型轻武器,并且,由于其设计老化,加之大量扩散至战乱地区,有可能会对不熟悉我军具体情况的香港市民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为95式自动步枪和轻机枪研制一款专用携行具被急速提上了议事日程。






未完待续
阅读导航:
《驰骋沙场二十载——详解5.8mm轻武器弹药携行具(1)风雷起香江》《驰骋沙场二十载——详解5.8mm轻武器弹药携行具(2)初露峥嵘显锋芒(上)》《驰骋沙场二十载——详解5.8mm轻武器弹药携行具 (3) 初露峥嵘显锋芒(中)》《驰骋沙场二十载——详解5.8mm轻武器弹药携行具(4)初露峥嵘显锋芒(下)》《驰骋沙场二十载——详解5.8mm轻武器弹药携行具 (5) 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