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警察武力使用沿革
说起日本这个邻邦,就必然会提到武士、武士道以及所谓的“武士刀”,这些东西或作为文化传统被其国人所保护、或作为被军国主义异化之后的侵略象征、或成为一个颇受欢迎的文化符号。而作为日本传统武术的重要基础,使用日本刀的剑术以及传统的日本柔术是日本古武道的基干,地位相当于我国的枪术和拳法,日本刀更是日本武家人的阶级象征。随着时间进入近代,传承至今的日本剑术也伴随着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死与新生。今天为大家所介绍,就是这段历史当中,日本警察与古武道以及日本刀的不解之缘。如文中有各类谬误,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多多包容、及时指出。本文摘录、整理自作者发布于机核网的《诗成明珠照神骨,刀如秋泉割云窟——杂谈日本刀与日本古流剑术》系列文章,有兴趣者可以前去了解其他详细内容:
一、明治剑风录——刀光之下的旧日本警察故事一瞥随着德川幕府成为一个历史名词,日本也在经历了幕末的腥风血雨和惨烈的戊辰戰爭之后,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历程。新的时代、新的气象,西方的器物与制度成为日本人学习的对象,除了洋装、洋食等的流行之外,对政府和国家机器的改造也成为重中之重。(箱馆战争——戊辰战争的最后一战)在军事制度上,日本于1873年(明治6年)发布征兵令,通过义务兵役制度创建了真正意义的近代军队,陆军省与海军省也相继被设置,随着常备军被创设,中央政府掌握了全部的军事权力;在身份制度与阶级阶层方面,江户幕府时期的等级制度被废除,四民(士农工商)平等,通过户籍法,规定旧武士阶级为士族,此外皆为平民,而旧公家、大名以及一部分僧侣为享有部分特权的华族,由宫内省管理,同时通过秩禄処分剥夺了士族的俸禄;在社会治安层面,通过巡查制度确立了近代警务体系,并在明治3年(1870年)禁止平民带刀,明治4年(1871年)颁布散发脱刀令(可以自由选择断发脱刀),到了明治9年(1876年)3月28日,则正式颁布了《大禮服竝ニ軍人警察官吏等制服著用ノ外帶刀禁止》的法令,即废刀令,严格禁止除军警和部分高级官员以外的人员在日常佩戴日本刀。(明治初期的“鹿鳴館”,欧化主义的风潮正盛)经过这些社会改革,日本的武士阶层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特别是中下级武士的生活极为困窘,而随着西方近代化军事体制的确立,剑术的实际运用价值也被打了问号,很多传授剑术为生的剑术指导也因此失业。社会改革过程中,江戸幕府講武所的剣術教授榊原鍵吉(直心影流)于明治6年(1873年)开创了“撃剣興行”这种剑术表演的方式,以吸引普通人的关注,通过“卖艺”形式来救济失业的剑士们。但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撃剣興行”在盛行一段时间之后,表演质量有所下降,而政府各类管制的加强则导致其被很多地区所禁止。(明治初年的“撃剣会”)随着废刀令的严格执行,加之各类社会改革措施彻底摧毁了武士阶层的经济来源和生活特权,很多地区的士族对政府不满情绪加剧,如神風連の乱(熊本)、秋月の乱(福岡)、萩の乱(山口)等叛乱也屡见不鲜,日本的社会开始发生严重的撕裂,士族与政府的冲突开始走向对抗层面;另外一方面,在藩阀政治之下,以西乡隆盛为代表的中下级武士阶层与大久保利通等人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在改革路线等各类政治问题上的矛盾逐步不可调和,西乡隆盛也因为征韩论(通过对外战争解决武士阶层就业)而下野。以上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了日本最后的内战——西南战争爆发。(东京上野恩寵公園中的西鄉隆盛銅像)汤姆克鲁斯最后的武士即是以西南战争为背景的故事,其中渡边谦饰演的森胜元就是以西乡隆盛为原型的角色。西南战争的具体过程不多赘述,西乡隆盛率领的旧萨摩藩军队与前来镇压的正规军(里面也有很多萨摩人)展开了相当激烈的战斗,双方也都是装备了现代化火器的军队,在为期8个月的恶战中,政府军方面6400人死亡,舊薩摩藩方面6800人死亡,萨军最终败北,西乡隆盛最后也在城山籠城戦中兵败自杀。(西南战争中双方人员的造型,这场战争中双方的射击杀伤效率都很低)在这场藩阀政治之下的内战当中,由于政府军方面的兵力不足,动员了大批巡查(也就是警官)加入军队,而正规军的主体是义务兵的平民子弟。在最激烈的田原坂之戦当中,萨军为弥补自己在火力方面的不足,充分利用地形与政府军进行了白刃战,这完全出乎正规军意料,而作为义务兵参战的平民子弟们,在白刃战当中也完全无法和手持日本刀、平日修习示现流与自显流的萨摩武士们抗衡。为了改变这一不利局面,政府军方面从以内務省警視局職員和警視庁警察官为主体组建的警视队(属别动第三旅团下辖,负责后方支援与部分战斗)当中,抽调了一批精通剑术的警察,组建了一支一百余人的临时白刃战部队,也就是后来名声大噪的警视队“拔刀队”。拔刀队是临时建制,共组织过三次,田原坂之戦中的这批以鹿儿岛、福岛出身的士族为主,可以说与对面萨摩藩的士族是真正的骨肉相残。此外,由于原会津藩家老——佐川官兵衛大警部在之前也组织过拔刀队,因此容易出现拔刀队是旧会津藩士和旧幕府出身原“贼军”为主体所建立的误解,但实际上田原坂之戦中是旧萨摩藩出身的警察官讨伐旧萨摩藩出身的反贼,这一状况下的白刃战则更加让人唏嘘不已。(画师:陳尚謙 警示廳拔刀隊与薩摩藩士族於田原坂战役中血战)警视队的拔刀队自身的损失相当巨大,经常出现整个分队全灭的情况,不过其在战术层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稳住了受到白刃冲锋的战线,并在某些地段的突击中作为先头部队进攻。也正是因为拔刀队的活跃,政府方面再一次看到了剑术的实战意义,川路利良大警視(同时也是日本现代警务制度的缔造者)还写了《撃剣再興論》一书,强调剑术的实际价值。由于旧士族众多,刀剑也在民间继续被保有,甚至于对政治人物的暗杀中也能继续看到日本刀的身影,因而警察在执勤中遭遇白刃格斗的可能性依然很大。1879年(明治12年),警視厅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剑客作为自己警员的剑术指导,并在后来制定了符合自身警务需求的警視流剣術,而剑术本身也因为有了实际需要,逐渐在社会上开始复兴。(警察剑道在今天也是日本剑道界最大的一股势力,警察官(公务员)身份的剣道特別訓練員也在各类比赛中十分活跃。)(川路利良大警視也被认为是“日本警察の父”)
二、警务需求与古武道的扬弃——警视流西南战争中的白刃战斗给所有参与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警察官们组成的拔刀队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而尽管社会治安逐步稳定,但使用日本刀犯案的政治犯罪(比如暗杀政治人物)以及一般暴力犯罪依然持续发生。因此,剑术的实用价值与实际需求也得到了警察部门首长的肯定,大警視川路利良(这位也是萨摩人)就专门写了《撃剣再興論》一书,对警察修习剑术持褒扬态度。到了明治12年(1879年),巡査教習所(也就是现在的警視庁警察学校)中的道场被设置,川路利良还就警务人员学习包括剑术、柔术等在内的武术作了专门训示。(暗杀大久保利通的纪尾井坂之变)对于当时的日本警察而言,剑术是一门必修的技战术科目,为了给警员们传授最佳的剑术技艺,在明治12年(1879年),经当时剑术界权威——榊原鍵吉的审查后,警視庁选择了梶川義正、上田馬之助、逸見宗助等一批剑客作为最初的剑术指导(即所谓的撃剣世話掛)。再后来,真貝忠篤、下江秀太郎、得能関四郎、三橋鑑一郎、坂部大作、柴田衛守等剑客也加入了剑术指导的行列。这些剑客们都非常优秀,但是也各自属于不同的古流剑术流派,教学方法与内容也都有所不同,这与现代化执法部门日常训练所期望的高效、易懂、标准化要求相去甚远,制订一个标准化的剑术教学体系迫在眉睫。于是,日本警察部门选取了各个流派中符合自身需求的技术,统一了日常训练的指导方法,最终于明治19年(1886年)的弥生祭武術大会上,发表了“警視庁流”。(1888年(明治21年)的警視庁武术指导们)警视厅流后来直接被称为警视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警视流同很多古流一样,也不是只有剑术传授,而是包含了木太刀形(撃剣形)、立居合、柔術(警視拳法)的一个综合武术体系。其中的木太刀形有10本,从10个剑术流派中各取符合警察执勤需求的1本,分别为:八相(直心影流)、変化(鞍馬流)、八天切(堤宝山流)、巻落(立身流)、下段の突(北辰一刀流)、阿吽(浅山一伝流)、一二の太刀(示現流)、打落(神道無念流)、破折(柳生新阴流)、位詰(鏡心明智流)。警视流的木太刀形具有从各个流派中择优选择,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其也是后来日本剑道形的先驱,而与后来的剑道形不同,警視流的木太刀形保留了更多的古式形制。警視流的视频参见秋泽-BUDO上传的《警视流木太刀形演武两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7340337from=search&seid=(刺杀俄国皇太子未遂的大津事件中所使用的警察佩刀)警視流的居合为5本,且都为立合,从5个剑术流派的居合技术中选取,分别为:前腰(浅山一伝流)、無双返し(神道無念流)、回り掛け(田宮流)、右の敵(鏡心明智流)、四方(立身流)。同样,警視流的立居合技术也体现出了很强的警务实战风格,比如第一本前腰的目的,就是在对方的手搭上刀柄准备拔刀之前,首先拔刀从下方斩击对手的前臂,然后在其退后时追入斩杀对手,其内涵与今天警务人员实战应用射击中的快速出枪射击技术以及速射技术非常接近。警視流的居合视频参见秋泽-BUDO上传的《警視流立居合全五本》: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7654314from=search&seid=1114670525142883184(警視流立居合1本目“前腰”)警视流的柔術(警視拳法)中的柔術有16本,另外还有早捕法7种,这里的早捕法指的就是日本传统的捕绳术,即将敌方使用绳索抓捕、捆绑和拘束的技术,其实用价值也随着后来金属手铐的大规模应用而降低。(警視流柔術(警視拳法))关于旧日本警察对于刀和剑术的看法,在台湾地区的资料中,我们还能找到一些很有意思的、日本殖民时期的史料。明治32(1899)年7月,日本殖民当局准备对藏匿弹药,可能起义的台湾义士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頂雙溪辨務支署長本田正向上级请示:“所攜帶之配刀為洋刀,於非常之時沒有用,而感到目前狀況下極為必要的是改配日本刀,自己的刀以前托放於臺北,因此請求取回,而擬搭乘下午五點五分之火車到臺北,翌日廿四日搭上午七點之火車歸署,而請求許可。”这里指的洋刀,应该是指欧洲军刀外形的单手刀,日本警察也有部分配备,但与传统使用的双手刀在使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而在临战之际,旧日本警察显然更信任用传统技法制造的日本刀和基于古流衍生的剑术。(警察佩刀(筑前國住 左 安廣),这是一把新刀期的古刀,装上了警察佩刀的刀拵)(刀茎上的銘 筑前國住 左安廣)作为古流剑术最直接的改进、统合与运用者,从明治19年(1886年)警视流创立,到1946年(昭和21年)敕令警察官禁止佩戴短刀为止,警视流剑术都是日本警察实际执勤所使用的实战技术,可以说是古流剑术在近现代日本最为直接的传承与延续。而另外一方面,创立警视流的诸多人物同样也成为了后来剑道形制定中的主要力量,警视流的很多剑术指导也是昭和初年日本剑道界的风云人物。(藏于警視庁警察博物館里的昭和时代警察装备,有长短警棒、警察佩刀以及警杖)
三、21世纪的实用武道——警杖術今天依然再继续使用的、极具日本特色的警杖術,也衍生自日本古流——神道梦想流中的杖术。1927年,神道梦想流第25代宗家清水隆次在弥生祭奉纳武术大会进行了杖术演武,并广受好评,其之后就被聘请为警视厅的杖术指导。1933年特别警备队(职能类似于战后的警视厅机动队,通称「昭和の新選組」)成立后,清水隆次也主持了该部门的警杖术训练。杖是木制的,长度一般为128cm,直径按照流派等区别从2.4CM到2.56CM不等,简单的说就是一根木头棍子,使用起来灵活方便,头尾两端都可以用来攻击。而对于警务工作而言,杖在实战中能更好地控制武力使用层次,维护日常治安中比日本刀更加合适。(警杖算是日本警察的标志性装备了)二战结束后,清水隆次再次担任了逮捕术的制定委员,其中的警杖术技法同样是神道梦想流杖术所衍生的,而今天作为武道的杖道,也是从神道梦想流杖术中发展而来的。1946年(昭和21年)敕令警察官禁止佩戴短刀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警杖甚至是日本警察手中唯一的武器。秋泽-BUDO上传的《神道梦想流·清水隆次大先生警视厅教习、演武》: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0991043from=search&seid=4322343863447610991(昭和时期交通巡査配备的短剣)而在随后五十、六十年代日本学生、农民等与政府间因为安保条约、机场建设等引发的各类抗争、斗争中,机动队方使用警杖、警棍,抗争方手持棍棒互相对抗的情形也是屡见不鲜,甚至于互有胜负。(双方的确是大打出手,而且机动队也有被冲垮的情况)
总的来说,警视流为现代剑道的诞生与发展带去了非常积极的正面影响,其和警杖術一起也可以被看作是古武道在近现代实践中传承与新生的最佳例证。在文章的最后,笔者推荐一些文献资料,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参考,而对于日本刀和日本剑术有更多兴趣的读者,就请回到文章开头部分,《诗成明珠照神骨,刀如秋泉割云窟——杂谈日本刀与日本古流剑术》系列文章应该能满足各位的要求:古武道的传承与新生:警视流居、剑、杖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32770/日本古武道文献分享第2期:《警视流立居合相关研究》Part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802720/日本古武道文献分享第3期:《警视流立居合相关研究》Part 2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830585日本古武道文献分享第4期:《警视流立居合相关研究》Part 3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891979日本的警察为什么手里总拿着一根木头棍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450931 (完)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11287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11639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12817这里再次感谢B站up秋泽-BUDO(真dalao!)提出的意见及建议。(以及提醒:没有飞天御剑流!真的没有啊!)什么?!你竟敢说我是假的?吃老子一记天翔龙闪
一、明治剑风录——刀光之下的旧日本警察故事一瞥随着德川幕府成为一个历史名词,日本也在经历了幕末的腥风血雨和惨烈的戊辰戰爭之后,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历程。新的时代、新的气象,西方的器物与制度成为日本人学习的对象,除了洋装、洋食等的流行之外,对政府和国家机器的改造也成为重中之重。(箱馆战争——戊辰战争的最后一战)在军事制度上,日本于1873年(明治6年)发布征兵令,通过义务兵役制度创建了真正意义的近代军队,陆军省与海军省也相继被设置,随着常备军被创设,中央政府掌握了全部的军事权力;在身份制度与阶级阶层方面,江户幕府时期的等级制度被废除,四民(士农工商)平等,通过户籍法,规定旧武士阶级为士族,此外皆为平民,而旧公家、大名以及一部分僧侣为享有部分特权的华族,由宫内省管理,同时通过秩禄処分剥夺了士族的俸禄;在社会治安层面,通过巡查制度确立了近代警务体系,并在明治3年(1870年)禁止平民带刀,明治4年(1871年)颁布散发脱刀令(可以自由选择断发脱刀),到了明治9年(1876年)3月28日,则正式颁布了《大禮服竝ニ軍人警察官吏等制服著用ノ外帶刀禁止》的法令,即废刀令,严格禁止除军警和部分高级官员以外的人员在日常佩戴日本刀。(明治初期的“鹿鳴館”,欧化主义的风潮正盛)经过这些社会改革,日本的武士阶层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特别是中下级武士的生活极为困窘,而随着西方近代化军事体制的确立,剑术的实际运用价值也被打了问号,很多传授剑术为生的剑术指导也因此失业。社会改革过程中,江戸幕府講武所的剣術教授榊原鍵吉(直心影流)于明治6年(1873年)开创了“撃剣興行”这种剑术表演的方式,以吸引普通人的关注,通过“卖艺”形式来救济失业的剑士们。但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撃剣興行”在盛行一段时间之后,表演质量有所下降,而政府各类管制的加强则导致其被很多地区所禁止。(明治初年的“撃剣会”)随着废刀令的严格执行,加之各类社会改革措施彻底摧毁了武士阶层的经济来源和生活特权,很多地区的士族对政府不满情绪加剧,如神風連の乱(熊本)、秋月の乱(福岡)、萩の乱(山口)等叛乱也屡见不鲜,日本的社会开始发生严重的撕裂,士族与政府的冲突开始走向对抗层面;另外一方面,在藩阀政治之下,以西乡隆盛为代表的中下级武士阶层与大久保利通等人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在改革路线等各类政治问题上的矛盾逐步不可调和,西乡隆盛也因为征韩论(通过对外战争解决武士阶层就业)而下野。以上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了日本最后的内战——西南战争爆发。(东京上野恩寵公園中的西鄉隆盛銅像)汤姆克鲁斯最后的武士即是以西南战争为背景的故事,其中渡边谦饰演的森胜元就是以西乡隆盛为原型的角色。西南战争的具体过程不多赘述,西乡隆盛率领的旧萨摩藩军队与前来镇压的正规军(里面也有很多萨摩人)展开了相当激烈的战斗,双方也都是装备了现代化火器的军队,在为期8个月的恶战中,政府军方面6400人死亡,舊薩摩藩方面6800人死亡,萨军最终败北,西乡隆盛最后也在城山籠城戦中兵败自杀。(西南战争中双方人员的造型,这场战争中双方的射击杀伤效率都很低)在这场藩阀政治之下的内战当中,由于政府军方面的兵力不足,动员了大批巡查(也就是警官)加入军队,而正规军的主体是义务兵的平民子弟。在最激烈的田原坂之戦当中,萨军为弥补自己在火力方面的不足,充分利用地形与政府军进行了白刃战,这完全出乎正规军意料,而作为义务兵参战的平民子弟们,在白刃战当中也完全无法和手持日本刀、平日修习示现流与自显流的萨摩武士们抗衡。为了改变这一不利局面,政府军方面从以内務省警視局職員和警視庁警察官为主体组建的警视队(属别动第三旅团下辖,负责后方支援与部分战斗)当中,抽调了一批精通剑术的警察,组建了一支一百余人的临时白刃战部队,也就是后来名声大噪的警视队“拔刀队”。拔刀队是临时建制,共组织过三次,田原坂之戦中的这批以鹿儿岛、福岛出身的士族为主,可以说与对面萨摩藩的士族是真正的骨肉相残。此外,由于原会津藩家老——佐川官兵衛大警部在之前也组织过拔刀队,因此容易出现拔刀队是旧会津藩士和旧幕府出身原“贼军”为主体所建立的误解,但实际上田原坂之戦中是旧萨摩藩出身的警察官讨伐旧萨摩藩出身的反贼,这一状况下的白刃战则更加让人唏嘘不已。(画师:陳尚謙 警示廳拔刀隊与薩摩藩士族於田原坂战役中血战)警视队的拔刀队自身的损失相当巨大,经常出现整个分队全灭的情况,不过其在战术层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稳住了受到白刃冲锋的战线,并在某些地段的突击中作为先头部队进攻。也正是因为拔刀队的活跃,政府方面再一次看到了剑术的实战意义,川路利良大警視(同时也是日本现代警务制度的缔造者)还写了《撃剣再興論》一书,强调剑术的实际价值。由于旧士族众多,刀剑也在民间继续被保有,甚至于对政治人物的暗杀中也能继续看到日本刀的身影,因而警察在执勤中遭遇白刃格斗的可能性依然很大。1879年(明治12年),警視厅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剑客作为自己警员的剑术指导,并在后来制定了符合自身警务需求的警視流剣術,而剑术本身也因为有了实际需要,逐渐在社会上开始复兴。(警察剑道在今天也是日本剑道界最大的一股势力,警察官(公务员)身份的剣道特別訓練員也在各类比赛中十分活跃。)(川路利良大警視也被认为是“日本警察の父”)
二、警务需求与古武道的扬弃——警视流西南战争中的白刃战斗给所有参与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警察官们组成的拔刀队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而尽管社会治安逐步稳定,但使用日本刀犯案的政治犯罪(比如暗杀政治人物)以及一般暴力犯罪依然持续发生。因此,剑术的实用价值与实际需求也得到了警察部门首长的肯定,大警視川路利良(这位也是萨摩人)就专门写了《撃剣再興論》一书,对警察修习剑术持褒扬态度。到了明治12年(1879年),巡査教習所(也就是现在的警視庁警察学校)中的道场被设置,川路利良还就警务人员学习包括剑术、柔术等在内的武术作了专门训示。(暗杀大久保利通的纪尾井坂之变)对于当时的日本警察而言,剑术是一门必修的技战术科目,为了给警员们传授最佳的剑术技艺,在明治12年(1879年),经当时剑术界权威——榊原鍵吉的审查后,警視庁选择了梶川義正、上田馬之助、逸見宗助等一批剑客作为最初的剑术指导(即所谓的撃剣世話掛)。再后来,真貝忠篤、下江秀太郎、得能関四郎、三橋鑑一郎、坂部大作、柴田衛守等剑客也加入了剑术指导的行列。这些剑客们都非常优秀,但是也各自属于不同的古流剑术流派,教学方法与内容也都有所不同,这与现代化执法部门日常训练所期望的高效、易懂、标准化要求相去甚远,制订一个标准化的剑术教学体系迫在眉睫。于是,日本警察部门选取了各个流派中符合自身需求的技术,统一了日常训练的指导方法,最终于明治19年(1886年)的弥生祭武術大会上,发表了“警視庁流”。(1888年(明治21年)的警視庁武术指导们)警视厅流后来直接被称为警视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警视流同很多古流一样,也不是只有剑术传授,而是包含了木太刀形(撃剣形)、立居合、柔術(警視拳法)的一个综合武术体系。其中的木太刀形有10本,从10个剑术流派中各取符合警察执勤需求的1本,分别为:八相(直心影流)、変化(鞍馬流)、八天切(堤宝山流)、巻落(立身流)、下段の突(北辰一刀流)、阿吽(浅山一伝流)、一二の太刀(示現流)、打落(神道無念流)、破折(柳生新阴流)、位詰(鏡心明智流)。警视流的木太刀形具有从各个流派中择优选择,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其也是后来日本剑道形的先驱,而与后来的剑道形不同,警視流的木太刀形保留了更多的古式形制。警視流的视频参见秋泽-BUDO上传的《警视流木太刀形演武两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7340337from=search&seid=(刺杀俄国皇太子未遂的大津事件中所使用的警察佩刀)警視流的居合为5本,且都为立合,从5个剑术流派的居合技术中选取,分别为:前腰(浅山一伝流)、無双返し(神道無念流)、回り掛け(田宮流)、右の敵(鏡心明智流)、四方(立身流)。同样,警視流的立居合技术也体现出了很强的警务实战风格,比如第一本前腰的目的,就是在对方的手搭上刀柄准备拔刀之前,首先拔刀从下方斩击对手的前臂,然后在其退后时追入斩杀对手,其内涵与今天警务人员实战应用射击中的快速出枪射击技术以及速射技术非常接近。警視流的居合视频参见秋泽-BUDO上传的《警視流立居合全五本》: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7654314from=search&seid=1114670525142883184(警視流立居合1本目“前腰”)警视流的柔術(警視拳法)中的柔術有16本,另外还有早捕法7种,这里的早捕法指的就是日本传统的捕绳术,即将敌方使用绳索抓捕、捆绑和拘束的技术,其实用价值也随着后来金属手铐的大规模应用而降低。(警視流柔術(警視拳法))关于旧日本警察对于刀和剑术的看法,在台湾地区的资料中,我们还能找到一些很有意思的、日本殖民时期的史料。明治32(1899)年7月,日本殖民当局准备对藏匿弹药,可能起义的台湾义士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頂雙溪辨務支署長本田正向上级请示:“所攜帶之配刀為洋刀,於非常之時沒有用,而感到目前狀況下極為必要的是改配日本刀,自己的刀以前托放於臺北,因此請求取回,而擬搭乘下午五點五分之火車到臺北,翌日廿四日搭上午七點之火車歸署,而請求許可。”这里指的洋刀,应该是指欧洲军刀外形的单手刀,日本警察也有部分配备,但与传统使用的双手刀在使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而在临战之际,旧日本警察显然更信任用传统技法制造的日本刀和基于古流衍生的剑术。(警察佩刀(筑前國住 左 安廣),这是一把新刀期的古刀,装上了警察佩刀的刀拵)(刀茎上的銘 筑前國住 左安廣)作为古流剑术最直接的改进、统合与运用者,从明治19年(1886年)警视流创立,到1946年(昭和21年)敕令警察官禁止佩戴短刀为止,警视流剑术都是日本警察实际执勤所使用的实战技术,可以说是古流剑术在近现代日本最为直接的传承与延续。而另外一方面,创立警视流的诸多人物同样也成为了后来剑道形制定中的主要力量,警视流的很多剑术指导也是昭和初年日本剑道界的风云人物。(藏于警視庁警察博物館里的昭和时代警察装备,有长短警棒、警察佩刀以及警杖)
三、21世纪的实用武道——警杖術今天依然再继续使用的、极具日本特色的警杖術,也衍生自日本古流——神道梦想流中的杖术。1927年,神道梦想流第25代宗家清水隆次在弥生祭奉纳武术大会进行了杖术演武,并广受好评,其之后就被聘请为警视厅的杖术指导。1933年特别警备队(职能类似于战后的警视厅机动队,通称「昭和の新選組」)成立后,清水隆次也主持了该部门的警杖术训练。杖是木制的,长度一般为128cm,直径按照流派等区别从2.4CM到2.56CM不等,简单的说就是一根木头棍子,使用起来灵活方便,头尾两端都可以用来攻击。而对于警务工作而言,杖在实战中能更好地控制武力使用层次,维护日常治安中比日本刀更加合适。(警杖算是日本警察的标志性装备了)二战结束后,清水隆次再次担任了逮捕术的制定委员,其中的警杖术技法同样是神道梦想流杖术所衍生的,而今天作为武道的杖道,也是从神道梦想流杖术中发展而来的。1946年(昭和21年)敕令警察官禁止佩戴短刀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警杖甚至是日本警察手中唯一的武器。秋泽-BUDO上传的《神道梦想流·清水隆次大先生警视厅教习、演武》: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0991043from=search&seid=4322343863447610991(昭和时期交通巡査配备的短剣)而在随后五十、六十年代日本学生、农民等与政府间因为安保条约、机场建设等引发的各类抗争、斗争中,机动队方使用警杖、警棍,抗争方手持棍棒互相对抗的情形也是屡见不鲜,甚至于互有胜负。(双方的确是大打出手,而且机动队也有被冲垮的情况)
总的来说,警视流为现代剑道的诞生与发展带去了非常积极的正面影响,其和警杖術一起也可以被看作是古武道在近现代实践中传承与新生的最佳例证。在文章的最后,笔者推荐一些文献资料,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参考,而对于日本刀和日本剑术有更多兴趣的读者,就请回到文章开头部分,《诗成明珠照神骨,刀如秋泉割云窟——杂谈日本刀与日本古流剑术》系列文章应该能满足各位的要求:古武道的传承与新生:警视流居、剑、杖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32770/日本古武道文献分享第2期:《警视流立居合相关研究》Part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802720/日本古武道文献分享第3期:《警视流立居合相关研究》Part 2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830585日本古武道文献分享第4期:《警视流立居合相关研究》Part 3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891979日本的警察为什么手里总拿着一根木头棍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450931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