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军品制造工厂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86 19936648357


hydration rescue pack gear 枪袋,战术背包 军用箱包 军警装备 军用背包 枪套,枪包,枪袋 警用装备 军警设备 皮具军工企业 户外军品 军用帐篷 警用装具制造 军用睡袋 军警装备供应商 背包设计 户外军警产品 户外军警产品 军队背包 警用装备厂家 军包,警包 军事包 军体文旅包 军用包 战术户外背包批发 部队背包厂家 军用包代工厂 军用背包生产厂家 双肩背式枪袋 军包袋 枪套 军工皮具 火器袋 tactical backpack 军警特种装备 定制迷彩背包厂家 武装带枪套 户外运动装备 消失的军队 美国 陆战队 消防头盔 作战服 生产军帽的厂家 18式单兵 反恐探照灯 酒精测试仪 军用腰带 子弹携行具 lapdswat狙击枪 ocp迷彩 特战队 战术背心厂家
    首页>特种作战>部队与人物 内容

绝地大师:美国海军特种作战研究大队

作者:Tiberius 来源: 本站 2014-07-03 15:02:23 阅读:次
美国海军特种作战研究大队(United States Naval Special Warfare Development Group ,NSWDG)简称研究组(DEVGRU,音为德芙割乳,也有戏称为开发团的,译注),是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JSOC)旗
1.jpg
美国海军特种作战研究大队(United States Naval Special Warfare Development Group ,NSWDG)简称研究组(DEVGRU,音为德芙割乳,也有戏称为开发团的,译注),是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JSOC)旗下两支著名的Tier1 SMU中一支,但是世人还是习惯称呼它以前的名字——海豹六队(SEAL Team Six)。另外那支就是陆军1st SFOD-D(参见本站重新认识delta一文,译注)。
关于这支部队的很多细节仍然属于高度保密,并且没有任何官方评论,无论是白宫还是国防部。尽管跟其他海豹队伍一样行政上都是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的下属单位,研究组的行动指挥却跟D队一样归属于JSOC。
2.jpg
单位章

概况

研究组可以看作是海军版的D队。坊间公认研究组是世间最优秀的海上反恐部队。其成员主要从现役海豹队员和海军EOD中产生。有传言说派属研究组的EOD队伍是去执行防核生化扩散任务的。
3.jpg
研究组营区,位于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海滩的舰队训练中心(Fleet Training Center Dam Neck),算是海军版的布拉格堡(Fort Bragg, North Carolina),只不过注重的是海上作业。其内有靶场,有射击屋,还有飞机客舱和其他人质救援情况下的环境模拟。鉴于海上任务的特殊性,研究组会用一些非常规的武器。而他们的射击水平公认是世间顶级的。
研究组的任务是为海军部和SOCOM提供情报和反恐作战,并且研发、测试并评估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旗下单位,比如海豹等会用到的新战术、新武器、新装备。很明显这类职能与陆军的D队十分相似。这两个单位时不时会一起协同训练,有需要时也会共同参加任务1。目前研究组驻地依然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欧欣那海航基地(Naval Air Station Oceana Dam Neck Annex),行政上则下属于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
美国政府将美国海军特种作战研究大队描述为监管海军特种作战战术、装备、技巧的单位。这说法确实不假。该单位由海军特种作战大队(NAVSPECWARGRU)直接领导,但同时也和其他反恐单位一样都是JSOC的一部分。据信研究组有自己的直升机组(两个中队,18架HH-60H),经常性与160特种航空团一起训练。特别是攻占船舶空中支援,常会用到只有160特种航空团才会用的MH-6小鸟直升机。
具体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依然保密,只能靠猜。据估计研究组现在大约有200行动人员,然后像英国SAS和D队那样下分若干行动组。最新的消息是研究组内有三个攻击组:红队、蓝队、金队,其中金队是最顶尖的攻击队。另外还有一个特种舟艇队,灰队,使用SDV微型潜艇和水面小艇输送攻击队。还有绿队,由刚进研究组的新人构成,以训练新人为主。每一个加入的行动队员都有一个特长,但是所有人都潜水和HALO专家。这些攻击队具体的任务范畴未知,但是运用逻辑推导可知很有可能是跟SAS一样的分专门的山地,机动,舟艇和空中(HALO)部队(同属一个中队内)。也有可能这些单位有各自的特定目标,比如航运,钻井平台,建筑物。但是鉴于重大行动的潜在可能性,会要求所有人具备同等战斗准备,所以这样的设定不太可能。
除了战斗组之外还有行政和测试单位,大约是300人规模。这些人负责测试研发海军特种作战(NAVSPECWAR)所用的器材设备,包括武器系统。
另据报道,研究组是美国军事单位中少有的许可先发制人打击恐怖分子和恐怖主义设施的队伍(注:红血球2特种部队具备同样职能,但是直到被解散之前都没有任何行动。)研究组的行动队员每周训练大约消耗2500-3000发子弹,据创立者理查德•马辛科说超过海军陆战队一年的训练量。
19997年根据5 USC §7103(b)法案,克林顿总统签署了13039号总统令将研究组排出联邦人事管理关系项目。
4.jpg
目前尚不清楚参加研究组甄选需要具备什么资质,但是一些基本东西还是要的。所有应征者都是从海豹队伍和EOD里来的,后勤单位除外。应征人员应具备优秀的身体素质和良好品格,射击技能卓越。只有完成一次完整战斗部署的人才能有资格二审。通过选拔的人需要经历为期6个月的队员训练,然后被派属到一个排经过一年历练之后才能成为正式队员。可以说这些人完全因为先天优秀、后天努力才入选的。

历史

海豹六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鹰爪行动(1980年那次失败的拯救驻伊朗美国大使馆人质行动)。1979年,人质危机发生的时候,理查德•马辛科是参联会特遣队恐怖分子行动队(TAT)中的两名海军代表之一。TAT的目的是要解救美国人质,结果就是那砸锅的鹰爪行动。也就是在这次沙漠一号的事故中,海军看到了成立一支全职的海上反恐部队的重要性,并指定马辛科全权筹办。
马辛科(下略称老马)成了这个新成立的单位的首任指挥官,他把这个单位叫做海豹六队。当时,海军只有两支海豹部队。据说老马故意叫这个队伍六队,是为了迷惑苏联人,隐藏海豹的具体规模。新单位从1981年起正式履行职能。当中所有人都是老马亲手从海军特种作战部队中挑出来的。很快海豹六队就变成海军著名的反恐单位,常常跟陆军的D队相提并论。老马自1980-1983年间担任指挥,比常规任期多出一年。六队正式成立实在1980年十月,经历6个月的俗称培训操练之后确定形成战力。在此之前,已有的海豹队伍都开始了反恐训练,包扩驻扎在西海岸的海豹一队旗下的十二个排。东边的二队更进一步,组建了两个排的战斗群,专门针对海上环境下的反恐任务并针对性演戏。这个战斗群名为MOB Six(6号黑帮),代表Mobility Six、机动6号的意思。
1987年,一个新的单位成立,官方名称为“海军特种作战研究大队(Naval Special Warfare Development Group)”,简称NAVSPECWARDEVGRU,也叫DEVGRU即研究组。海豹六队宣告解散,解散原因有很多。但是从那之后海豹六队成了外界对DEVGRU的习惯性称呼。

招募,选拔和训练

在创建海豹六队的最初,老马只有六个月的时间打造这个队伍。这就意味着老马没有足够时间来设置适当的选拔科目。与D队类似的,他亲手从海军中挑他认为合格的人来组成这个团队。据说老马曾对没有时间设置合理的选拔程序一事耿耿于怀。报名的都是东西海岸UDT海豹队员。老马对来的人要求如下:有实战经验,外语技能,手艺特长(融入任务区域当地生活),最后是海豹素质。海豹六队的是由不同特长的队员融合而成的。
5.jpg
训练表非常紧凑、主要技能是射击技巧:靶场射击,CQB和不同环境压力下射击。
鉴于该单位仍然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研究组如何筛选新队员的信息几乎不可知。但是据说,新的研究组程序跟以前的六队时候区别不大。所有的申请人都是来自“普通”海豹队伍或者海军EOD单位,后勤单位除外(网站上公开登出后勤职位招聘)。
合格的申请人要具备良好体能和身体素质,名誉清白无不良记录,经历过行动部署。通常是年满30周岁的男性。据说因为研究组经常从别的海豹队伍“偷人”,导致“普通”海豹很反感研究组。
凡是通过招募选拔的人会经历6到7个月的OTC。候选人会被送去训练部,也就是俗称的“绿队”。这个训练部门的淘汰率很高,20个人中只会有12个人完成最终考核。所有候选人自始至终都受到研究组教官的密切监视,来评定其是否具有加入的资格。
就像其他SOF一样,研究组的训练紧张刺激风险很高,严重时训练会导致伤亡。六队时代以来,研究组已经损失了数名行动队员,包括伞降事故和CQB训练意外。一般认为研究组的选拔评定跟一般的海豹选拔完全不同,并且涉及到更多的心理测试。
候选人最终会经历一系列由军队教官和平民教官指导的课程。包括自由攀岩,进阶空手格斗,攻守驾驶,进阶驾驶技巧,和SERE训练。所有的候选人必须在选拔中表现优异,教官会全程评定打分,。得不到高分的人会被退回原籍。

行动

大多数交给研究组的任务公众无从知晓。但是有些行动还是曝光了,比如:
紧急暴怒行动
1983年十月13日,格林纳达前副总理伯纳德•考得通过军事政变上台,推翻了原政府,开始共产主义。滥用暴力和考得本人的马克思原教旨主义思想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担忧,特别是美国。尤其是格林纳达境内尚滞留约一千名美国医学生。
格林纳达新政府领导,毛里斯•碧雪,开始联合古巴,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对此忍无可忍的里根政府于十月25日出兵入侵格林纳达。
海豹六队的第三突击群本来要与船一同空降至格林纳达海岸外数公里远处。渗透之后突击群又被命令待机,准备下一个任务。下一个任务是前往总督府,保护总督保罗•司空及其家人,并将他们撤出战区。另外一个任务是占领格林纳达唯一的广播电台,杜绝当地军队组织反扑的可能。两个任务几乎都没什么情报支援,两架C-130中的一架又飞偏了,把他们扔到了离投放点很远的地方。跳伞的八人中有四人从此杳无音信。
——总督府
海豹们是在早晨靠黑鹰抵达的总督府,在敌方火力中绳降入内。在他们接近总督府后部的时候,他们发现了躲藏中的司空。海豹们开始清扫官邸并建立防线据守。很快他们就遭到了装备AK和RPG的敌军的进攻。战况越来越激烈,司空和他的家人被转移到了建筑内更安全的地方。进攻火力减弱的时候,敌方阵营中走出三名古巴军装束的人员接近总督府。三人都背着AK。海豹呼喝三人停止前进。这三人在听到喊叫时举起了武器。海豹们就顺手击毙了他们。
很快,两辆BTR-60撞破了官邸大门。其中一辆在正门处开火。正当海豹们准备使用LAW反坦克火箭时候,两辆BTR掉头开走了。之前海豹们下飞机的时候,他们忘记拿远距离卫星通讯电台了,结果唯一的通讯手段就是MX-360手台。小队通过无线通讯接通了岛上的海豹指挥所,呼叫来了空袭。电池没电之后,海豹通过室内座机打电话到JSOC请求空中火力。JSOC搞了一架AC-130幽灵炮艇机盘旋上空提供支援。
次日清晨,陆战队军直属侦察连(FORCE RECON Marine,译名解释见大F的短文)人马赶到,撤出了海豹队员,总督司空以及他的家人。离开路上他们注意到了四处散落的武器和血迹。然后直升机安全抵达,所有人安全离开。
——无线电广播站
第三突击群以及海豹六队的其他班组搭乘黑鹰直升机抵达广播站。飞行中的直升机遭到轻武器攻击。着陆之后,小队迅速展开攻击席卷整个营地。海豹的任务是坚守营地直到总督司空和广播队伍进场为止。占领了营地之后,海豹们发现无法通过无线电联系指挥部。正当他们建立防线,持续尝试联系的时候,一辆BTR-60冲入营地,20名伪装成是工作人员的格林纳达士兵开始反扑。海豹们喝令对方放下武器,对方开火还击随即被击倒。无线电还未接通,又有一辆BTR和三辆卡车朝营地方向驶来。
每辆卡车上载了12名士兵。他们下车包抄的时候,海豹们迅速进行了防御机动。BTR的14.5毫米KPV重机枪牢牢的钉死在正门处。海豹们被火力压制,而且弹药所剩无几。此时他们意识到既定目标守不住了,于是他们立刻转变计划,破坏了无线电发射机,顺着预先制定好的撤退路线向水边进发。一名海豹手臂中枪。因为格林纳达追兵尚在,海豹们涉水游到海岸边的悬崖下借着乱石藏身。直到追兵的搜索队放弃寻找他们的时候,才开始向海中游去。他们在海水里泡了六个小时才被一架搜救飞机发现,接到了海军的船上。
重铸希望行动
重铸希望和哥特蛇行动中,研究组是游骑兵特遣队的一份子(Task Force Ranger,此处Ranger译作游骑兵但并不是指75游骑兵兵团,下文亦有交代,译注)。这支游骑兵特遣队由D队,游骑兵团,160特种航空团,24STS(第24特种战术中队,空军特战单位,译注)以及数目不详的研究组成员。Eric T. Olson, John Gay, Howard Wasdin, Homer Nearpass, Richard Kaiser,这五名海豹队员参与了抓捕穆罕默德•法拉•阿蒂德的哥特蛇行动。
波斯尼亚
研究组跟其他北约行动部队一起执行任务,诸如D队,英国SAS。主要任务是搜寻并逮捕海牙国际法院要起诉的战犯,将之移送海牙法庭受审。研究组的战果包括:Goran Jelisić, Simo Zaric, Milan Simic 和 Miroslav Tadic。
持久自由行动
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动中,特种作战主导战场。在巨蟒行动中最艰苦的塔库贾战斗中,小队研究组行动队员被指派前往一个高地设立观察哨以便建立降落点输送常规部队进场。塔库贾战斗是巨蟒行动中最为血腥的。2002年三月2日深夜,一架160特种航空团的MH-47支奴干直升机载着一队研究组飞往山峰东部1300米处的进入点。种种原因导致海豹们选择了塔库贾峰做降落点。当直升机靠近降落点的时候,两名飞行员和舱尾机师都发现了雪地中的脚印,山羊皮和其他人类活动踪迹。飞行员和任务小队当即决定放弃任务撤出,可惜还是晚了。一发RPG命中机体一侧,致使一名机组受伤,随后而至的机枪子弹打穿机舱,打断了液压线路和输油管线。舱尾满是喷溅出来的油。飞行员奋力控制飞机重新起飞远离敌方火力。此时一名队员,尼尔•罗伯茨(Neil C. Roberts),踩中油污滑出舱门。从离地1.5-3米处跌至积雪的地面。罗伯茨落地后立即用自身武器开火还击,包括他的M249,SIG P226和手雷。坚持大约30分钟后遭近距离枪杀。
海神之矛行动(其实就是罗马神话版的波塞冬大叉子,海豹徽章中的三叉戟,译注)
2011年,五月1日至2日,研究组开展了有史以来最为著名的行动,代号海神之矛。任务内容为前往巴基斯坦境内的阿伯塔巴德市郊区的一个民房中,找出并杀死奥萨马•本•拉登。40分钟的行动中,行动队没有任何伤亡。这次的任务准备过程中在美国的东西海岸都进行过训练,并且于2011年四月间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天字营中的隔离区内建了一个占地一英亩的目标建筑区1:1实景模型进行预演。160特种航空团用改装过的MH-60(即所谓的隐形黑鹰,译注)输送行动队员。同时更有各种支援包括战术信号人员,情报搜集,和巴基斯坦伽兹空军基地内用高度保密的高光谱成像仪的领航员导航。有人猜测当时的直升机采用了巴基斯坦空军的涂装并安装了电子欺骗装置,很有可能是JSOC旗下的技术应用项目办公室-航空技术评估组。此次突袭成功还有赖于跟中情局的紧密合作。中情局主管里昂•帕聂塔在五月1号的一份备忘中感谢了国安局和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据说上述机构的绘图和地形识别软件被用于推定本拉登居住于该民房内的可能性。上述机构的职员还跟JSOC单位的人员组队上前线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探索和分析”瞬时获得战场情报,包括生物统计学、面部识别、声纹数据库、以及根据监视和电脑软件模式解析出来的叛军预期行动模式等等。此次突袭行动导致本拉登本人、其成年儿子、一名身份不明的妇女,以及两名信使死亡。

融合音阶行动(Op Octave Fusion)
发生于2012年一月24日,研究组成功从索马里中北部地区解救遭匪帮绑架的一名美国女子和一名丹麦男子。
杰西卡•布坎南,32岁,保罗•海根•西丝提得,60岁,于三个月前在高卡尤地区作为援助工人拆除地雷的工作中遭绑架。官方表示营救计划已经筹备了数星期,但是是因为布坎南罹患的某种疾病导致健康状况恶化才展开的行动。
原计划是拯救人质,抓捕绑架犯,但是后来因为绑架犯“重度武装”抓捕不再可行而将9人全部击毙。行动队员先是伞降集结,然后步行两英里(三公里多)抵达地方营地。在拯救了两名人质之后,毫发无伤的行动队员们带着人质搭乘直升机离开。
时间表
1980年前:已存在的驻西海岸的海豹一队开始反恐训练。东海岸的二队则更进一步组建了两个排的专项任务群“6号黑帮”。
1980年:鹰爪行动的失败,导致了海军产生对专职反恐部队的需求。
1980年十月:海豹六队成立,作为JSOC下属单位之一。所有队员都参加了为期6个月的速成训练课程。乱序命名据说是为了迷惑苏联人。
1981年:海豹六队正式具备任务能力。随后老马退役,透露诸多细节并写了很多以此基础的小说,为海军所恶。
1987年,海军将海豹六队解散,重新组建了NAVSPECWARDEVGRU,即研究组。尽管目的是淡出公众视线,但是研究组仍然因为海豹六队的过去而被冠以旧名,仍然受到多方关注。
1991年:在海湾战争中攻占油井击退伊拉克军。
1996年:在波黑积极抓捕战犯。
2003年:据说研究组参与了TF121,秘密的精英部队集群,专门抓捕伊拉克高价值目标。据说还参与了女兵林奇的拯救行动。
2011年:海神之矛行动,与巴基斯坦境内刺杀头号通缉犯UBL3本拉登。
2012年:Op Octave Fusion,从索马里匪帮手中拯救人质。
W
注:
1- 实际上这两支SMU的交流和人员流通性很大,短期交流生比如马克•欧文,还有的比如从D队退役之后又在911发生的第二天跑去参加DEVGRU的。
2- 红细胞模拟组,也称红队,是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协调组(NSCT)。该机构的目的是测试美国官方的反恐战术及人员素质,实际任务包括模拟恐怖分子策划并实施渗透美国重要机构和设施。因为是老马负责的队伍,所以用的也大多是前海豹。
3- 本拉登在美国政府和军方中的正式称呼是Usama Bin Laden,缩写为UBL。而民间大多称呼为OBL,文中称呼的混乱可能是由于编辑问题导致的。但是UBL毫无疑问是正式的,出现在官方通告中的称呼。

译者按:
关于译名,很多中文资料将该单位译名为开发团,发展团,笔者认为有失偏颇。而按照其工作性质和职能,称其为研究更为合适,再加上Group固定编制按大队翻译原则,故称为海军特种作战研究大队。关于研究组最新的招募标准,有消息是入门标准:进入海豹5年以上,还剩两年服役期。另有可靠消息指出,红翼事后的补救也有研究组全程参与。

显然比起低调的D队来美国民众更喜欢高调的海豹牛仔。继D队退役的人出书之后(最近少了,上一次大爆料应该是Kill Bin Laden),DEVGRU退役的人也开始出各种书,自传,小说,相继大卖,而且大有一个比一个狠的趋势。实际上海豹人群被点名批评过不注意OpSec,同时对于个人形象的过分“照顾”也是令同行颇多微词(本拉登可以等,哥的发胶不能等的出处即在此)。不过看来这种高调作风很是符合牛仔风情,果然大多数老百姓都是喜欢看好莱坞,不喜欢看普利策的。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美国特种部队专用背包 Email:
公安警用背包

军用特种,军用迷彩双肩背包

正品军用迷彩背包
枪械收纳袋

Copyright © 基基皮具军用包袋厂备案号:粤ICP备2021158479号订阅 / PL站点地图

技术支持:@2020-2099

+86 19936648357

服务

微信/电话客服

+86 19936648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