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军品制造工厂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86 19936648357


hydration rescue pack gear 枪袋,战术背包 军用箱包 军警装备 军用背包 枪套,枪包,枪袋 警用装备 军警设备 皮具军工企业 户外军品 军用帐篷 警用装具制造 军用睡袋 军警装备供应商 背包设计 户外军警产品 户外军警产品 军队背包 警用装备厂家 军包,警包 军事包 军体文旅包 军用包 战术户外背包批发 部队背包厂家 军用包代工厂 军用背包生产厂家 双肩背式枪袋 军包袋 枪套 军工皮具 火器袋 tactical backpack 军警特种装备 定制迷彩背包厂家 武装带枪套 户外运动装备 消失的军队 美国 陆战队 消防头盔 作战服 生产军帽的厂家 18式单兵 反恐探照灯 酒精测试仪 军用腰带 子弹携行具 lapdswat狙击枪 ocp迷彩 特战队 战术背心厂家
    首页>特种作战>部队与人物 内容

消失的军队系列:电视直播和暴君之死——苏东剧变时期的罗马尼亚军队

作者:李某正在潜逃 来源: 本站特约 2021-09-08 13:18:02 阅读:次
继续消失的军队。这是消失的军队系列第六季: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武装部队。时间走到了89年,罗马尼亚军队和齐奥塞斯库的人生都走到了拐点。

消失的军队系列是我们对于历史边角料的热爱而发掘的那些离我们并不遥远,且并没有经历战争却走向消亡的军队的故事。 03d30e4a79ce5cc4e5f296b0ebfdd67.png法新社专门针对这篇造谣乳法的微博写了个专题批判文章各位玩微博的朋友可能有印象,作为常年保留节目——乳法,至今已经玩出了很多花样,其中不乏一些为了乳法而乳的谣言,比如今年上半年这起“匈牙利博物馆官方”事件。事实上这面旗是匈牙利博物馆馆藏的1990年罗马尼亚国旗,是当时的罗马尼亚人民自由革命的一个象征和缩影。89-90名场面89-90名场面,罗马尼亚版a7c8cbfb620b6de1d40791d5efb4857.png国旗掏洞是苏东时期常见的自由“革命”符号,除了罗马尼亚,还有匈牙利、保加利亚、东德等国89年是一个多事之秋,发生了很多事情,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我们消失的军队系列的第六位主角,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武装部队也走到了“人生”的拐点。同样走到拐点的,还有罗马尼亚“一号”,齐奥塞斯库。Picture 1.png布加勒斯特中央区,1989年12月23日,罗马尼亚士兵在街头与仍效忠齐奥塞斯库的DTO武装交战。

从如日中天到众叛亲离

以色列总理佩雷斯出访罗马尼亚,1985年。假若齐奥塞斯库1975年宣布退位,那他本可有机会名列罗马尼亚史上享誉最高的国家元首之一。在外交政策方面,齐氏强烈抨击勃列日涅夫的“有限主权论”,坚决反对超级大国间的霸权主义行径。在苏联阵营之外,齐氏力主与西方、以色列、南斯拉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及打造平等互惠的商贸合作,获得国内外的广泛赞扬。在位初期的齐奥塞斯库表现出了改善民生的极大热情,跟后来那个居功自傲、漠视实际问题的自己截然不同。在任期的第一个十年,他积极走访全国的农村城市,积极推动教育、交通、住房、医疗建设等惠及民生的措施,使得罗马尼亚人均寿命超出二战前水平,识字率达到史上最高点。到1970年代末,首都布加勒斯特超过半数家庭普及了独立的卫浴、厨房、甚至乎洗衣机,这也让当时我国访罗代表团由衷地称赞罗马尼亚的突出成就。1970年代中期的罗马尼亚基本能稳定物资供应。与此同时,齐奥塞斯库倡导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集体领导、激励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改进国民经济的计划性和扩大企业自主权等良策,极大地激活了全国人民的劳动建设参与热情。加上当时罗马尼亚利用国际石油危机的大环境创收外汇,罗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当时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欣欣向荣的气氛,很多国民都相信自己在迈向生活越来越富足的未来——如果齐奥塞斯库能够一直坚持初心的话。要是说此前的齐氏只是施政手段有些受争议(比如逐步架空罗共的革命元老和对文艺界加重审查),那么之后他便是一意孤行了。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页开始,齐氏渐渐变得专横、任人唯亲、大搞个人崇拜、拒绝接纳任何进谏和相反意见。他肆意插手国内和军队的一切事务,一切决定都凭他个人好恶而从不考虑实际。Picture 6.jpg世界著名大型单体建筑,修建中的议会大厦“人民宫”。该大楼盖起时的罗马尼亚已经处在经济危机状态,建造者由义务劳动的现役军人为主。为盖起这一建筑,齐奥塞斯库不顾反对夷平了原址上的诸多古迹。作为小国领导人,他成功做到了比慈父更慈父。现今还在盛传的很多荒诞无比却确凿发生过的“齐氏威水史”(抖威风事迹),都是在他执政后期出现的,比如:立法严禁堕胎,拆除首都文物古迹,强行将大量农民迁移出原定居点,建立出连斯塔西也自叹不如的公民监视体系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1980年的《打字机法》。这部法律规定罗马尼亚的所有个人、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必须向警务部门申请许可才能拥有或操作打字机。所有打字的文稿样本(甚至草稿)必须上报审核,损坏的打字机需到警察局上交。未经申请私自修理者将受到严惩,哪怕是丢弃报废的打字机也不行,甚至作为私人财产要继承打字机都会面临很多麻烦的审查环节。这项法律即便于加强言论管控,也方便于齐奥塞斯库自己垄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权——他甚至禁止书店出售非他授权撰写的马列著作。对于内部,齐禁止党内任何人对他的话作出质疑,连如实报告国内近期急需解决问题的高层党员也会遭到打压。齐奥塞斯库自诩为“罗马尼亚的总设计师”,且十分急于将传统农业国罗马尼亚变成世界前列的工业国。罗境内任何一座工厂、水坝选址何处都由他钦点,其他人只能服从。1970年代的普罗耶什蒂油田,因政策有误和成品油品质良莠不齐,罗马尼亚并未能从国际石油危机获得更大的收益。正是这种环境下,罗马尼亚共产党的核心层渐渐只剩下唯唯诺诺的平庸之辈。身居要职者一个接一个腐化堕落脱离群众,他们不再操心国家只关心走后门用公家财产满足私欲。罗共党内治理失效,治国更为低能。社会上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民众与罗共的矛盾也愈发不可收拾。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石油价格回落,罗马尼亚失去一大创汇来源(且本身该国的成品油质量不稳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并不突出)。加上经济方面僵化且粗暴的调控、齐奥塞斯库急于偿还外债而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国内状况急转直下。随着1980年代开始,要凭票限额购买物资的画面又重新回到该国。1981年全国债务危机期间罗马尼亚的燃油供应开始短缺,公交的班次也受到影响,像这种几班车的人硬挤上一班的画面比比皆是。那些二战后出生、基本上没领教过物资紧缺滋味的青壮年一代,在1980年代都体会到了父母吃过的苦——明明才刚经历过十年如火如荼的建设,工资不见涨,商场的肉、蛋、奶却没有见多。物价上涨不说,首都各大商场的货架也常空空如也。更糟糕的是各地的医院都开始告急了,因为绷带和消毒水这类必要的耗材都供应不足,各地上报的营养不良或非正常死亡婴儿案例越来越多。经济陷入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低迷。整个罗马尼亚都怨声载道,人们只想着找个对象发泄不满。这个对象当然是齐奥塞斯库。当时社会上到处是传言:有人说齐奥塞斯库在海外存了好几个亿,想着把国家彻底搞坏就卷款跑路;有人说他老婆埃列娜·齐奥塞斯库用本该补贴医院的钱买珠宝首饰花光,还全国乱建化工厂来掩盖账目,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齐奥塞斯库总统官邸内的游泳池。在社会整体陷入经济低迷的时期,他依旧我行我素的作风造成民间对他极度不满更要命的是,军队也受到冲击:除了弹药和制服,部队里什么都缺:食堂开不了肉荤,重型载具得一份燃油分三次用,军饷拖延或过几个月才开得出的情形,都是家常便饭。
拿不到工资还吃不上饭的军人意味着什么,罗军队高层对此必然心知肚明——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是耶稣他变不出饼和酒。

蒂米什瓦拉事件

时间到了1989年12月,罗马尼亚看似未受东欧剧变的影响,但也是只是看似。12月16日,位于罗马尼亚西部的主要城市蒂米什瓦拉爆发大规模抗议事件。起因是当局要逮捕并驱逐匈牙利族牧师托克斯·拉兹罗,该人持反共主张但又在民间拥有众多支持者。结果当天警察到达拉兹罗的住所外时遭遇拉兹罗的支持者的包围和阻挠。人群越聚越多,有人举起了反共标语,现场的抗议渐渐脱离原来的目标,情形越来越混乱。蒂米什瓦拉的巴纳特区,对现实不满者开始聚集在匈牙利正教会门前痛斥当局。当晚9时,安全部队(DTO)出动,发射催泪弹和动用水炮驱离示威者。次日,示威者再次集合,并冲入区党委大楼打砸。没过多久,罗马尼亚军队也被调动进城了——显然事态已经失控。示威者已经多得DTO和常规警力无法应对,但军队得到来让示威者们的情绪进一步受到刺激——他们一致认定齐奥塞斯库下令让军队来清场镇压的!17日晚上8时,市区内到处都是被焚烧的汽车和堆满投掷杂物的地面,犹如经历过了战火一般。军队一路顶着砖块和燃烧瓶抵达自由广场剧院门前时,周围突然传来枪击!事后没有人能说清楚枪声是何人所为,人们只能对奇迹般的无人受伤而感到庆幸。军人和便衣一同将逮捕的示威者押送到拘留点。自由广场剧院门前的T-55。18日,DTO和军队成功控制该市街道,秩序似乎得到平定,当局宣布实施宵禁。结果当晚30名大学生举着中间剪下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的国旗出现在当地正教会的教堂门前,向在此执行戒严命令的官兵呼喊口号并高唱《觉醒吧,罗马尼亚人》表示抗议。于是现场冲突再起,忽然间军人开枪了,数名示威者中弹倒地,其余人受伤但侥幸脱离。蒂米什瓦拉的抗议者用电车当作抵挡军队的路障。与此同时的齐奥塞斯库正在伊朗进行国事访问,将国内事务留给妻子埃列娜全权负责。他仍坚信自己是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并不认为蒂米什瓦拉的骚乱会进一步恶化。但他忘了,当今已不再是美苏两极相争、罗马尼亚可以在夹缝中游刃自如的世界。随着苏联的消失,过去那些曾在两者中长袖善舞反复横跳的小国,就再也没有了要价的资本。美国中央情报局控制的“自由欧洲广播电台”已经做好了完全准备——他们要彻底把握住这个机会,让罗马尼亚共产党永世不得翻身。

“爱国卫队”的倒戈

12月19日,示威来得更加汹涌,全市性的罢工罢课持续向外蔓延。蒂米什瓦拉市委书记拉杜·巴兰,还有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武装部队参谋总长斯特凡·古萨试图说服工人们复工未果,反而坚决了工人们进市区内游行抗议的决心。
示威者对着军人们大喊:“军队加入人民!”还有人这么喊道:“Nu vă fie frică, Ceauşescu prică!(不用害怕,齐奥塞斯库完蛋了!)”
现场的军人们左右为难:他们从上级的口中听到的说辞是来这里打击“流氓”和“目无法纪者”,可眼前的工人群体就是他们家中同样苦苦挣扎地兄弟姐妹。这一天,法新社拍到了部分军人放下枪与示威者并肩游行的镜头。“消灭暴政!”示威者贴上坦克炮塔背后的标语。f0fe9971a34a140d37175d3c6f8416a.jpg自由广场剧院前的军人对示威者放下敌对。罗共中央委员会并非没有尝试跟示威者通过洽商达成事态平息,他们派出的代表团答应了包括释放遭逮捕示威者在内的大部分请求,但拒绝了罢免齐奥塞斯库一项。示威仍在继续,奉命在当地清场的军人都渐渐出现了动摇。得知情况的罗马尼亚二号人物,仅次于齐氏本人的齐夫人,埃列娜·齐奥塞斯库决定派遣爱国卫队加入现场维持秩序。所谓“爱国卫队”,就是民兵。这是1968年华约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罗马尼亚借鉴了南斯拉夫全民国防策略而建设的,预防苏联入侵的产物。日常训练中的“爱国卫队”成员,1981年。Picture 3.jpg爱国卫队的一个“副作用”便是:罗马尼亚人中拥有熟练步兵技能的人遍地都是在和平时期,爱国卫队平时负责生产和闲时军事训练。进入战争状态,则成为协同正规军布置防御、抢修工事、保护物资、救助伤员的辅助部队。罗马尼亚爱国卫队是华沙条约成员国内组织最严密的民兵机构。全民皆兵不是一句空话——从大学生到各企业单位的工人,在学习和生产的间隙中都要练习射击、救火、反空袭、反坦克、游击战、紧急救伤等必备技能。各工业园的爱国卫队成员和前成员果断倒戈曾经爱国卫队成员被罗马尼亚人看作一个值得骄傲的身份象征,被齐奥塞斯库认定是罗马尼亚国防最重要的一道基石,是保证共和国独立与和平的坚实盾牌。可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厌倦了过去近十年的困苦生活,和他们的镇压对象一样恨不得齐氏早日下台。因此当他们收到命令拿着武器去平定秩序时,几乎所有人都不假思索地站到了示威者一方,开始与军队对峙起来。作为罗军核心成员之一的斯特凡·古萨终于意识到:万一这时候有人打开了军械库,就等于打开潘多拉的盒子——罗马尼亚最不缺的就是操作武器对付军队的人。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当天的蒂米什瓦拉就发生了几宗地方警局和民兵枪支弹药流入示威者手中的事件。斯特凡·古萨担心的是骚乱会导致军械库被占领,可事实上却演变成爱国卫队和军队亲自将武器派发出去。并不意外的是,趁罗共忙着应付蒂米什瓦拉的局势,美国之音和自由欧洲电台都加大力度开足马力宣传骚乱。这些媒体将驻多示威者流血受伤的画面不断循环重播,还又旁敲侧击地“暗示”死亡人数已超过1万。齐奥塞斯库确实管住了罗马尼亚媒体,但是根本管不了境外的敌台。自由欧洲电台一通滚动报道,罗马尼亚举国哗然。这下骚乱不再仅仅是蒂米什瓦拉一处的问题,全国各地都充满了游行上街的人。事情越来越向大规模流血冲突发展。

军队跳反

20日,齐奥塞斯库返回布加勒斯特,一回国就发表了电视讲话直播。他在讲话中指责骚乱受到了外国势力操纵,说这是“外国反动势力对罗马尼亚主权的侵犯”。不过这场直播收视率并不理想,因为人们都更爱看自由欧洲电台的相关报道。反政府抗议蔓延到布加勒斯特街头。21日,齐奥塞斯库想再次召集像1968年那样规模的集会,证明自己仍掌控着局势。他选择在中央委员会大楼的阳台面对着广场上成千上万的民众发表演讲,并宣布所有工人的工资上涨到200列伊(相当于当时的19美元)。说着说着,人群中发出喝倒彩的嘘声,紧接着是有节奏的大喊“蒂-米-什-瓦-拉-!蒂-米-什-瓦-拉-!”他茫然地举起右手挥舞,想平息现场的抗议呼喊。没想到又一声爆炸传来,广场上的民众陷入一片混乱,电视直播被掐断。广场上的群众并没有散去,他努力维持群众的注意力,勉强完成了讲话。e58c74ca2bf2cae76f7e3e397d0d3aa.png抗议声刚过、爆炸声又响,齐奥塞斯库茫然失措的表情被电视直播传遍全国。至今都没有人调查到底那一声定格于历史的爆炸是由什么导致、或是谁造成的:可能是烟花,可能是炸弹,也可能是手枪……但这重要吗?巨响之后,反对者们第一时间冲上街头,用扩音器大声宣传安全部队开枪射杀示威者——不管是不是真的有,反正罗马尼亚人都信了。于是布加勒斯特立刻变成了驱逐齐奥塞斯库的第一战场。首都陷入彻底的无序,示威者和加入他们的爱国卫队开始加大武装力度。罗当局不得不出动反恐部队USLA和消防部队,市区内的爆炸、枪战、流血冲突此起彼伏。这时的伤亡不再是电视转播上的讲述,而是首都居民到处可亲眼所见的情形。军队纷纷反水。布加勒斯特变成战场,军队用坦克攻击有安全部队藏身的建筑物。首都周边的工业园的工人们纷纷冲进市区加入示威者,那些有过爱国卫队受训经验的人开始制作路障。他们开始清空民防掩体里的防毒面具和急救物资,准备跟忠于齐奥塞斯库的部队大干一场。在大学广场,被示威者赶走的军人、警察、消防员纷纷脱离队伍,摘下帽徽宣布加入抗议方——接下来的24小时里这种画面会越来越多,而军队的装备间也要么被强行攻陷、要么主动拱手相让。22日早上9时30分,罗马尼亚国防部长瓦西里·米列亚不治身亡的消息在军队中炸开。人们普遍相信这个传闻:米列亚拒绝了齐奥塞斯库对示威者坚决开火的命令,因而被齐安排人处决,并伪装成自杀。瓦西里·米列亚。而根据罗马尼亚2005年公开的尸检报告,米列亚使用了他副官的配枪对自己开火。事件起因可能是他为了自保,想伪装成不慎走火受伤去避避风头。结果没想到玩大了,他那一枪不巧伤到了大动脉,直接把自己给彻底送走了。米列亚的副官,帕拉卡拉贝斯库上校给予的自杀现场目击证词英译版。(出处:Revolution of 1989: Milea’s Suicide形势逼人,罗军高层惶恐不安,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米列亚。两害相权取其轻,想明白的罗军高级将领果断跳反——多人陆续发表反对齐奥塞斯库,同时命令部下加入示威者一方。如此一来布加勒斯特内仍坚持效忠齐氏就剩下安全部队DTO。而此时安全部队正忙着跟倒齐的军人、警察、爱国卫队成员和获得了武器的平民激情对射,平均每一个人要面对三十个枪口,无暇他顾。这时还在保卫齐奥塞斯库夫妇的,是陆军上将维克托·斯坦库勒斯库。因为米列亚已死,齐氏任命他为新国防部长。深知大势已去的斯坦库勒斯库颇为沉着,尽忠职守到最后一刻:一面命令部队返回军营,一面劝说齐氏夫妇坐直升机离开首都。面对这个情况,齐奥塞斯库只能脸色苍白地同意离开。image.png齐氏夫妇乘坐歼星舰……啊不,直升机逃离。22日上午11时20分,示威者冲入中央委员会大楼,斯坦库勒斯库命令守卫该处的军人全体让行不得阻拦。愤怒的民众们眼睁睁看着一架直升机从眼前升天而去。没抓到独夫民贼,他们只能转而对现场已经被制服的安全部门便衣拳打脚踢以示敬意。直升机抵达距布加勒斯特40公里外的斯纳戈夫乡(“乡”是罗马尼亚的一种社区形式),齐氏在那要求空军派遣两架直升机的人过来保卫安全,得到的回复是:“……到处都在发生革命……您现在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祝好运。”至于齐奥塞斯库落地后的细节,拍成冒险喜剧片是没有问题的——很快夫妇二人在特尔戈维尔什泰被民众发现,遭到围堵。为了人身安全,他们选择进入警察局避难。当地警察顺理成章逮捕了他们,然后转交给了当地驻军。就在同一天,曾当选罗共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同时兼任国务委员会委员,后被齐氏贬官外放的资深红二代,扬·伊利埃斯库通过电视广播宣布成立罗马尼亚救国阵线(ConsiliulFrontuluiSalvăriiNaţionale,CFSN),组建临时政府并接管一切中央权力。同样是因为电视直播,全世界都知道了齐奥塞斯库夫妇的结局。在特尔戈维尔什泰军营,效忠新政府的军人组成了临时军事法庭,指控齐奥塞斯库夫妇二人数项罪名:在蒂米什瓦拉杀死上万民众、破坏罗马尼亚经济和贪污腐败且在海外留有上亿存款等。齐奥塞斯库夫妇虽然激烈反对但是抗议无效。军人们判他们罪名成立,然后将他们拖到到军营厕所前的空地枪决——因为那里没有专门的刑场。据说,齐奥塞斯库曾对关押自己的士兵说:“你们现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以后你们会明白的。”在行刑前,当押解他们的士兵走开后齐奥塞斯库突然高呼:“自由和独立的罗马尼亚万岁!”随后而来的埃列娜则唱起了《国际歌》。这时,持枪的士兵在行刑队指挥官尚未赶到的情况下开了枪。齐氏夫妇应声倒下,结束了人生最后也是最刺激的一段旅途。讽刺的是,执行枪决的恰恰是斯坦库勒斯库上将亲自从伞兵中挑选的行刑队。军队组成临时法庭审判齐奥塞斯库的直播画面。从电视上看到齐奥塞斯库死讯的民众一片欢腾,罗马尼亚变成欢乐的海洋——首都除外。布加勒斯特街头的火拼并未因此停歇,少数担心会遭到清算的DTO仍在负隅顽抗,更多的是因为无序混乱和通信联络障碍,军队和各派武装互相之间把对方当成是“保皇派”而频繁火并。在布加勒斯特奥托佩尼国际机场,一个车队接到已经效忠新政府的伊安·鲁斯将军的命令从坎皮纳军营搭载士兵前往增援友军。可是刚一进机场就遭到各个方向的射击,40名军人当场身亡。其余幸存者则被机场守军当成齐奥塞斯库支持者,往死里扁一顿后才得知是个误会。即使在齐奥塞斯库身亡后,布加勒斯特的枪战仍未结束。直到23日夜间,布加勒斯特各处都有民众滞留街上,有家不能回——贸然上街走动大概率会吃枪子。又过了几天,罗马尼亚“救国阵线”终于完全掌握首都局势,局面明朗。新的国家即将诞生,来自世界各国的人道救援物资开始不断抵达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宣布接管国内局势。发生流血冲突是不幸的,众多华约国家中只有罗马尼亚“换台”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结束动乱的罗马尼亚人是幸运的,因为西南边还有一个更惨的。硝烟退去曙光降临,罗马尼亚人民天真地以为民主自由会给自己带来美好的明天。

美好的明天

1990年初,随着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消亡,“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武装部队”也就此改组为“罗马尼亚武装部队”。民兵和义务役制度在新政府步入正轨之后通过立法成为历史,安全部队和边防军也都彻底解散,仅存的罗马尼亚军队也变成了志愿参加的职业军队。新生的罗马尼亚军队最主要的重装备为社会主义时代留下的2715台战斗车辆,其中包括790架T-54/ 55,535架国产TR-85系列坦克,30架T-72主战坦克。因工业实力和国家转型限制,罗马尼亚在90年代无法有效利用和升级军工产业。因为没有竞争优势,罗马尼亚试图用军火创汇的打算在国际市场上彻底失败。至今罗马尼亚最有名的军火产品还是各类仿制AK。关于罗马尼亚的经济转型,罗马尼亚科学院经济学学科主任康斯坦丁·丘塔库院士(Constantin Ciutacu)在他写给罗政府和公民的公开信里是这么说得——
这是罗马尼亚1989年政变以来,时至今日为止,所有政要讲过的最糟糕的说法。按他所说,罗马尼亚的工业就是一堆废铁。这位前总理先生就是想向全世界宣告:社会主义时期罗马尼亚的经济一无是处,一文不值。为了反击他的此种观点,我们从不同的领域随意找一些数据即可:
    1985年罗马尼亚生产了1400万吨钢铁,时至今日年产倒退回了300万吨;同年生产了20万吨铝,现今年产萎缩至该数字的一半;1980年出厂挖掘机达1600台,今天一台也造不出来;同年拖拉机产量71000台,今天一台也造不出来(我们甚至在埃及和伊朗建立了生产线,时至今日其还在生产,而我们国内该部门却完全死亡了);1984年全国生产了600辆大客车,而今天一辆都没有;当时货车年产14000辆,现今年产约800辆(近年来被裁撤和报废的货车有近10万辆);我们曾建造144艘吨位不等的船只,现今一艘也造不出来;玻璃制造业还在持续萎缩,日化部门已经蒸发;… …
据官方统计,2000年以后,我们出口了近5000万吨的废铁、废铜、废铝和其他有色金属,其总价值竟超过100亿欧元!我们还出口价值超过80亿欧元的原木,其他原材料(粮食、水果、肉类)的出口额也超过50亿欧元。我们已彻底沦为了殖民地。全文见:https://zhuanlan.zhihu.com/p/392634607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罗地下市场的军火生意凭借区位优势搞得有声有色:大量军队武器装备枪械弹药流出,成为欧洲各国黑帮成员首选渠道。要不是隔壁还有个阿尔巴尼亚,这方面罗马尼亚也许可以拼个第一。现时的罗马尼亚陆军(照片摄于2019年)。不过,罗马尼亚国防部还是比该国时常朝令夕改的经济部门、只懂得对外出卖廉价劳动力的就业部门、变着法子配合黑帮绑架少女逼良为娼的警务部门要“争气”得多。从1994年开始,罗马尼亚军队积极投身北约的各项活动,是“和平伙伴关系合作计划(PFP)”中最积极的参与者:1999年,罗马尼亚主动让出领土领空方便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空袭;2002年,罗马尼亚响应美国号召派兵参与阿富汗地区的治安任务;2003年到2009年间,罗马尼亚同样在伊拉克出人出力,并出现伤亡(3死11伤)。在伊拉克地区的罗马尼亚军队。今天的罗马尼亚军队虽然不用为一日三餐有没有肉而苦恼,但依然头疼何时才能实现现代化。2017年罗国防部提出的分步骤淘汰原旧时代苏式装备的最保守计划,也举步维艰——一直在打补丁的MiG-21依然是该国的空中主要战力。最后的最后,还要再点一下“大战铁血战士”的齐氏:2008年,罗马尼亚议会参众两院通过了关于齐奥塞斯库海外存款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在经历大量调查取证后,证实“所有调查证人无一例外地都认为齐奥塞斯库在国外没有存款”。虽然我们说盖棺定论,但罗马尼亚人对齐奥塞斯库的历史评价至今依然存在激烈争论。不过倒是有些人开始重新审视1989年剧变的意义:过去人们曾相信一切问题归于齐奥塞斯库,只要把齐奥塞斯库推翻了就能什么都变好。现实结结实实地给他们上了一课。三十年过去了,罗马尼亚人还在等待那个生机勃勃万物竞发却迟迟没有来到的明天。wimage.png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美国特种部队专用背包 Email:
公安警用背包

军用特种,军用迷彩双肩背包

正品军用迷彩背包
枪械收纳袋

Copyright © 基基皮具军用包袋厂备案号:粤ICP备2021158479号订阅 / PL站点地图

技术支持:@2020-2099

+86 19936648357

服务

微信/电话客服

+86 19936648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