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方便简单友好
看过越战题材电影的朋友一定看到过赤膊美国大兵手持1911拿着MX-991/U手电钻进地道打击“越共”的场景。相比普通手电来说,拐角手电其独特的L型设计更方便使用者在狭小的空间握持爬行与照明,并且背夹的加入也方便让其挂载于携行具之上携带取用。
当然本文并不是介绍拐角手电的前世今生,如果想要了解请点击站内链接(https://www./html/2013-06-20/2052.html)独特的设计使得L手电长久以来都被各大厂家以各种方式进行同人再创造,而作为手电大厂的纳丽德最近也发布了自家的首款L型手电。![1641801219203275.jpg](849ca5b02167142c977174f20450499c-3.jpg)
(Right Angle Design)
依然是祖传绿白包装,内含说明书,手电本体,充电线,胶圈。值得注意的是P10采用了一颗mico-usb充电的2600mAh18650电池,在如今遍地typec的时代请注意保留线材,以防在没有常规电池充电器的情况下无法充电(或者扔了换新电池,编注)。
(很小巧,握持毫无压力)
手电整体尺寸并不大,而143g的重量也比较轻,无论手型大小均可轻松掌握。握持状态下拇指可以自然落在电源键上,切换档位移动拇指即可。
上图可见筒身的细密防滑纹路以及正负极标注,虽说目前的各大厂家手电都有防反装设计,但是不得不说纳丽德的正负极标注是个很好的细节,有效防止糊涂人士把电池放反(其实也未必,编注)。
(抱夹上方可见散热槽设计)
筒身后侧可见刻有纳家LOGO的抱夹,方便挂载于织带或腰带等位置上。笔者个人觉得抱夹&背夹是拐角手电必不可少的设计,毕竟解放双手对于拐角手电来说还是蛮经典的用法,当然也可以用第三方头带来客串一下头灯。
(笔者在抱夹上额外加了尾绳)
但是比较尴尬的一点是,P10的抱夹虽然是可转动设计,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需要非常非常大力才能让抱夹移动,确实很令人疑惑。![1641801224259747.png 1641801224259747.png](4773-4.html)
(螺纹处为笔者额外涂抹的硅脂)
底部电池仓设计有防水O圈,但是P10并没有加入磁吸功能。笔者也尝试用胶布和强磁摁改磁吸,但是各种方案均以失败告终。希望纳丽德厂家以后能推出这类配件,毕竟有吸附能力的话应用场景会更多。
灯头的设计较为复杂,和常规的单键位手电不同的是,纳丽德P10在侧方加入了功能切换按键。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侧键的优先级要大于白光按键,无论白光开启或关闭的情况下,长按侧键均可进入红蓝闪烁模式。反之,在闪烁模式下按压顶部白光按键时并不能返回白光照明,只能通过长按侧键切换。笔者个人觉得加入一个白光是否处于开启状态的指示灯会更好一些,能够减少很多的误操作情况发生。
(图中可见灯杯为橘皮样式,对应泛光照明效果)由于是三光源设计,灯珠呈竖装排列,上方为蓝光灯珠,中间为白光灯珠,下方为红光灯珠。白光档位依照中-低-高-爆闪顺序进行循环,实际测试效果如下图所示。![1641801231447563.jpg](56283398d08447bcf96bd5e82122c97b-3.jpg)
半按顶部开关(轻触)会使P10进入1400高亮档,松手即灭,便于点射时紧急照明。完全按下时进入中亮档200流明,在城市环境进行照明已经完全足够。图中可见在较大的泛光作用下,通风管也处于光斑范围内。由于完全摁下开关必然会经历半摁(轻触)阶段,所以整个流程中会经历一次明显的档位切换。
在中亮阶段再次半摁即可切换档位进入低亮档25流明,通风管处可见轻微照明效果,实际上在肉眼观测时要更亮一些。由于亮度较低,该档位更适合近距离照明书籍地图或需要近距离查阅的物件。
1400流明照明范围如图所示。照明范围基本可以覆盖身前区域,图中可见泛光区域还是很大的。但是笔者觉得p10的档位间流明差距可能有些过大,不清楚厂家是否可以在1400流明和200流明中间加入一个过渡档位。
说完了正常照明功能我们来看一下额外两个LED的功能。在任意情况下长摁侧键即可进入红蓝闪烁模式,短摁可以在红蓝闪烁-红光闪烁-蓝光闪烁之间切换,长摁可关闭闪烁模式。灯效测试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L411j7aB?share_source=copy_web)
(v61是个好东西,绝对建议和P10配套使用)
(使用V61挂载的稳定性远大于使用抱夹)在该模式下笔者更倾向于将其挂载到背包后侧的织带上,在夜间行进时方便队友观测位置。
(常规背包不经过DIY只能这样)
(抱夹间隙过大就会导致这种问题出现)
说到挂载,就不得不提一个很令尴尬的问题。P10的抱夹间隙其实并不小,将其挂载到腰带上时还可以做到稳固,但是挂载到织带上的时候就不太好固定了。如果你的肩带或背包&背心为激光切割molle时倒也没什么问题,但p10如果挂载到常规织带上时,会随着使用者的身体晃动而转来转去,并不能提供稳定的照明角度。![1641801245172037.jpg](8bf7c15ef27d2405027df88c9ba4a511-3.jpg)
在没有织带或相应molle位的肩带上挂载时,笔者依然推荐魔术贴大法或飞线大法,使用一段背靠背魔术贴缠绕在织带上即可对P10进行有效固定。
由于P10的背夹弹性极足,只要保证魔术贴缠绕圈数达到合适厚度,几乎不用担心手电脱离的可能。
或许是纳丽德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产品介绍页面也特地标注了P10可以和V61快拔套搭配使用,以获得挂载稳定性。在实际测试中v61也的确能够提供相当不错的挂载稳定性,但仍有些许不足之处。
(图中肩带上有两格横向织带)
(操作极其方便)
(解放双手)放置角度也直接影响到了手电在快拔套内的稳定性,在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放置P10时均可获得稳定的挂载效果。
但如果使用者调整手电照射角度时使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挂载,抱夹会恰好处于V61的衬片空隙,导致无法有效固定,如果此时进行大幅度动作有概率会导致P10掉落。
笔者的解决方案为在抱夹上额外添加挂绳,以防止在调整照射角度的过程中意外遗失,需要单独使用P10时解开扣具即可将挂绳取下。![1641801254365503.jpg](7417021587a0bf8bb9d8ef4bba1080c1-3.jpg)
![1641801219641521.png](41200cea1e02d34fe5124315fce1f57a-3.png)
惯例三围:
![1641801219203275.jpg](849ca5b02167142c977174f20450499c-3.jpg)
![1641801220866620.jpg](d101b6a388afa468ab864d65621e994a-3.jpg)
![1641801221972493.jpg](1e32783cac2d67bcd1a89b577182d104-3.jpg)
![1641801223961150.jpg](1128d0a0d156c6562fc02a8bf1cf8c13-3.jpg)
![1641801224539530.jpg](ebce4414be66ea9530b2d2c5478b4c45-2.jpg)
![1641801226276404.jpg](9848e42f379fee6b94824dbf4d2b61c7-2.jpg)
![1641801229141395.jpg](8dd66fb39bf42a3b1819ebaf6ce9daac-3.jpg)
![1641801231447563.jpg](56283398d08447bcf96bd5e82122c97b-3.jpg)
![1641801233413670.jpg](7678aa07754a68ee8ae344b10b8948dc-3.jpg)
![1641801236653712.jpg](d8083672c10646b8170cabc6e264d119-3.jpg)
![1641801238155295.jpg](47450f05159d6a97e85cad501d68b0db-3.jpg)
![1641801241280279.jpg](141b978e12b9d0bf40ea323c1bdac51d-3.jpg)
![1641801245172037.jpg](8bf7c15ef27d2405027df88c9ba4a511-3.jpg)
![1641801252323835.jpeg](0866f1c4a377434050cd1283a97ea965-3.jpg)
![1641801254365503.jpg](7417021587a0bf8bb9d8ef4bba1080c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