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军品制造工厂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86 19936648357


hydration rescue pack gear 枪袋,战术背包 军用箱包 军警装备 军用背包 枪套,枪包,枪袋 警用装备 军警设备 皮具军工企业 户外军品 军用帐篷 警用装具制造 军用睡袋 军警装备供应商 背包设计 户外军警产品 户外军警产品 军队背包 警用装备厂家 军包,警包 军事包 军体文旅包 军用包 战术户外背包批发 部队背包厂家 军用包代工厂 军用背包生产厂家 双肩背式枪袋 军包袋 枪套 军工皮具 火器袋 tactical backpack 军警特种装备 定制迷彩背包厂家 武装带枪套 户外运动装备 消失的军队 美国 陆战队 消防头盔 作战服 生产军帽的厂家 18式单兵 反恐探照灯 酒精测试仪 军用腰带 子弹携行具 lapdswat狙击枪 ocp迷彩 特战队 战术背心厂家
    首页>背景资料>军队文化 内容

北欧勇士——瑞典军队掠影(1)国防力量

作者:惠忻 来源: 装备ARMS 2015-08-23 22:43:09 阅读:次
北欧勇士——瑞典军队掠影 惠忻 沃尔沃、萨博、爱立信、伊莱克斯电器、哈苏相机、宜家家居、瓦尔德内尔。 瑞典历来以保持中立、高生活水平、强调人权自由而为世人所共知。 沃尔沃、萨博、爱立信、伊莱克斯电器、哈苏相机、宜家家居、瓦尔德内尔。
瑞典历来以保持中立、高生活水平、强调人权自由而为世人所共知。几百年以来,瑞典依靠国内发达的武器工业和国防动员体系,拥有一支作战能力强、体系全面的武装力量,捍卫本国领土完整和人民自由。
瑞典王国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部。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7624千米。人口918.3万,90%居住在南部和中部。瑞典人约占90%,还有芬兰人、萨米人。9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通用瑞典语。从1397年起是受丹麦控制的卡尔马联盟成员。1523年重获独立。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宣布中立。1950年5月9日同中国建交。瑞典由中世纪该国南部的“斯维亚国”一名演变而来,瑞典语有“亲属”的意思。由于国内林木覆盖率极高,因此出口木材的瑞典又有“欧洲锯木场”之称。瑞典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权国家”。2000年,瑞典与它的北欧邻国芬兰一起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男女平等的“模范国家”。瑞典的议会中,女议员的比例约占40%,在1986年,瑞典的32个部长中一度由女性占据了其中的16席。而瑞典妇女在社会活动中比男人更活跃,据统计,在瑞典的对外贸易活动,女人创造的价值占了近60%。在瑞典军队中,女性兵源也占有较高的比例,这一点从本文所配的图片中就可以看出。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随着冰河时期内陆积雪渐渐溶解,瑞典一带地区石器时代已有人聚居。他们居住在波罗的海附近,主要以打猎、蒐集、捕鱼为生。贸易活动的遗迹显示瑞典南部青铜时代人口已颇为稠密。九至十世纪时,瑞典地区发展出维京文化,以贸易、侵略、殖民等方式向东发展,影响的地区包括波罗的海、俄罗斯及黑海。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国家。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Kalmar),受丹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萨(Gustav Eliksson Vasa)被推举为国王。1654至1719年为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包括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17世纪时瑞典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中跃升成为欧洲强国。18世纪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俄国取代瑞典在欧洲的地位。1718年对俄国、丹麦和波兰作战失败后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1809年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从丹麦取得挪威,并与挪结成瑞挪联盟。1905年挪威脱离联盟独立。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守中立。瑞典的近代史比较平静。最近期的一次是1814年与挪威的战事。该战后两国组成由瑞典主导的联盟,1905年解散。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冷战时期没有向两大阵营靠拢。瑞典不是军事组织的成员,但会参与北约的军事训练。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奖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举行。1902年开始诺贝尔奖由瑞典国王颁授。瑞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维持中立。可是,1995年放弃中立主义,加入欧盟。20世纪,瑞典在国际中保持中立,本土相对和平稳定,瑞典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同于美国,有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具有“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的特点,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瑞典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大提高。现行宪法由政府法典(1809年制定,1974年修订)、王位继承法(1810年制定,1979年修订)和新闻自由法(1949年制定)三个基本法组成,此外还有议会组织法(1866年制定,1974年修订)。宪法规定瑞典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作为国家象征仅履行代表性或礼仪性职责,不能干预议会和政府工作。议会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构,由普选产生。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国王的最年长子女是法定王位继承人。议会为一院制。卡尔马联盟
在瑞典军服的徽章和臂章上,经常可见3顶王冠的图案,这一图案来源于古老的卡尔马联盟。
传统风格的部队徽章显示出瑞典军队悠久的历史卡尔马联盟(瑞典语:Kalmarunionen,1397~1524年),亦作卡尔马联合或卡尔马同盟,是14世纪末至16世纪初由丹麦、瑞典(包括部份的芬兰)和挪威(包括冰岛及格陵兰)组成的斯堪的纳维亚共主邦联。1397年6月在瑞典卡尔马城结成的斯堪的那维亚国家共主邦联,挪威、瑞典和丹麦三个王国共同拥戴一个君主。各国交出其主权,但无损各自的独立地位及分歧的利益。不过从1430年代开始,瑞典贵族对于丹麦及霍尔斯坦在管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大为不满,成为了联盟继续的阻碍,并引起纠纷。到了1523年瑞典贵族古斯塔夫·瓦萨成为了瑞典国王后,联盟瓦解。卡尔马联盟在翌年正式结束,从玛格丽特一世开始,历任5位君主及12位摄政官,合共93年;但挪威及其海外属地仍然继续以丹麦-挪威的名义继续由奥登堡王朝管治多个世纪,直到双方结束联盟关系。联盟的成功有赖玛格丽特一世的功劳。她是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四世的女儿、挪威国王哈康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在10岁时就嫁与哈康六世,二人的儿子奥拉夫四世获确认为挪威王室的继承人。1376年,奥拉夫从外祖父继承了丹麦国王的王位,成为了丹麦的奥拉夫三世;而母亲玛格丽特则成为了奥拉夫三世的监护人。1380年,哈康六世逝世后,奥拉夫接任成为挪威国王,丹麦及挪威两国王国从此成为一个共主邦联,由一个儿童担任君主,由他的母亲担任监护人。原挪威属地格陵兰岛、冰岛和法罗群岛亦从此开始受丹麦统治。  然而,在奥拉夫得以成年并正式掌权以前,他在1387年逝世。玛格丽特使丹麦议会选举她为摄政者,但不能使用“太后”的称号。翌年2月2日,获挪威确认为摄政者。之後,她收养了姊姊的孙儿、即波美拉尼亚的Vartislav王子的儿子,并为他改了一个北欧化的名字埃里克。玛格丽特策划挪威议会确认埃里克成为挪威王位的继承人,尽管他在王位的继承线上并非第一人。结果在1389年,埃里克顺利当上挪威君主,而玛格丽特依然担任新君的监护人。  是时,瑞典与梅克伦堡公国是共主邦联,由阿尔伯特担任国王。当时阿尔伯特与贵族的领袖有争议。1388年,阿尔伯特的政敌推选玛格丽特担任由他们控制的瑞典部份的摄政者,并承诺协助她征服余下的瑞典领土。当时,他们的共同敌人都是汉萨同盟与及德国对斯堪的那维亚经济的影响。当丹麦及瑞典联军在1389年击败阿尔伯特被俘释放后,由于未能在3年限期内清付联军苛索的6万马克军饷,阿尔伯特被逼放弃王位,使玛格丽特在瑞典的地位得以巩固。这时,三个北欧王国都在同一位摄政者之下统一。玛格丽特承诺贵族原有的政治影响力及特权在联盟下不变,而她所扶植的埃里克自从在1389年成为了挪威国王之后,亦很顺利的在1396年接掌丹麦及瑞典的王位。  1397年6月17日,丹麦、瑞典和挪威的代表在瑞典南部一个距离丹麦边境很近的城市卡尔马一个堡垒内举行会议,并签订《卡尔马条约》。条约约定三个王国共同拥戴同一位君主,建立永恒的联盟。这一位君主必须从上一任离世的君主的各个儿子中挑选。各国虽然组成联盟,但仍然保留了各自的王国地位,而内政亦保持独立,并根据各地原有的法规,由当地的议会管治;不过外交和国防事务则由共同君主总揽。在卡尔马,年仅15岁的埃里克在丹麦及瑞典的总主教加冕之下,成为三国的共同君主,但玛格丽特依然继续掌有联盟的控制权,直到1412年逝世为止。成立时这个联盟领有现在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格林兰和法罗群岛,共有124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却只有150万,其中丹麦人就占了一半。然而,瑞典人对于丹麦人经常与德意志地区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梅克伦堡及波美拉尼亚并不高兴,因为瑞典当时的经济以向欧洲大陆,特别是德意志地区出口铁为主。联盟初期,玛格丽特一世的怀柔手段使丹麦王室受到各国贵族的拥戴,但后来丹麦王室不断企图控制挪威和瑞典的内政事务,导致联盟的离心离德。频繁的战争一来影响了瑞典的收入,二来由丹麦主导的中央集权政府亦引起瑞典人的猜疑。因此,瑞典枢密院要求政府维持相当限度的自治。但是,在联盟时期,丹麦国王并不总是可以兼任瑞典摄政或国王,如瑞典国王卡尔八世在位时期。在这些间隙里,瑞典的实际统治者通常是从本国贵族中选出的摄政官。三国的联盟把整个北欧地区置于一个国王的统治下,有利于北欧国家对抗德意志汉萨同盟在波罗的海和北海的贸易垄断地位。为打破汉萨同盟对波罗的海贸易支配继续对外扩张,丹麦经过长期战争吞并了德意志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丹麦奥登堡王朝的克里斯蒂安一世取得了德意志地区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的统治权。15世纪末,丹麦王室和瑞典贵族的矛盾激化,反对联盟的冲突不断爆发。克里斯蒂安二世于1520年率兵攻占了被瑞典反对派贵族控制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并且杀害了大批参与起义的瑞典贵族。1521年瑞典贵族古斯塔夫·瓦萨在达拉纳省重新招募了一支反抗丹麦的军队。1523年,古斯塔夫·瓦萨在汉萨同盟的帮助下攻入斯德哥尔摩,丹麦军队战败,瑞典恢复独立。克里斯蒂安二世(1513—1523年在位)于1520年亲率重兵攻克被瑞典独立派占领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并且屠杀了大批参与叛乱的瑞典贵族,史称“斯德哥尔摩惨案”。事件引发了达拉纳省起义,在1521年把丹麦军队撵走。再次独立,让古斯塔夫·瓦萨于1523年6月6日再次当选成为瑞典国王,恢复瑞典的主权,并使联盟瓦解。直到现在,古斯塔夫加冕当日仍然是瑞典的国庆,但要到2005年,瑞典国庆才正式成为法定假期。20世纪初期的瑞典军人形象瑞典恢复独立后,卡尔马联盟已经瓦解,但丹麦和挪威仍然维持着联盟国家。1534年挪威被取消王国的地位,降为丹麦的省。17世纪,瑞典为争夺波罗的海霸权不断与丹麦交战。1658年,瑞典最终收复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长期被丹麦占领的南部沿海地区。1809年,俄罗斯帝国兼并了瑞典统治下的芬兰。拿破仑战争后,根据1814年基尔条约,丹麦将挪威转让给瑞典。经过了短暂的武装抵抗,挪威成为瑞典国王统治下的王国。1905年,挪威以和平的方式从瑞典独立。1944年,冰岛脱离丹麦独立。法罗群岛和格陵兰至今仍为丹麦领地。

瑞典的国防体系

瑞典宪法规定,国王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内阁。首相通过国防部和联合司令部对全国武装力量实施领导和指挥。议会平时设国防委员会,负责审议政府国防预算;战时设顾问委员会,负责向三军总司令提供咨询。国防部为政府中的一个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负责制定国防政策,编制国防预算,审批部队的编制、装备和训练计划等工作。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国民卫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为联合司令部,三军总司令是全军最高军事首长,战时通过司令部下设的作战部直接指挥各大军区遂行作战任务。平时,部队的日常工作由武装力量最高领导小组负责,其成员包括:总司令、副总司令、作战部部长、战备部部长、训练部部长、三大军区司令和陆、海、空军训练中心总监,共11人。1-7.png
瑞典武装力量标志目前,国王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1973年9月即位)。首相约兰·佩尔松(1996年3月上任,1998年10月连任)。国防大臣比扬·冯·西多(1997年2月上任,1998年10月连任)。三军总司令欧·维克托林上将(1994年7月上任)。副总司令弗兰克·罗森纽斯(1998年上任)。中部军区司令皮尔库特·格林中将(1998年2月上任)。北部军区司令迈梯尔·梅林中将(1998年2月上任)。南部军区司令肯特·哈斯库格中将(1998年2月上任)。全国划分为三个军区,即北部、中部、南部军区。各军兵种由所属军区司令统一指挥。海军主要部署在波罗的海沿岸。空军主要部署在中南部。瑞典是世界闻名的实行总体防御的国家。总体防御包括常备军建设和民防两大部分。瑞典的总体防御实质上是平战结合,全民皆兵,通过体制和制度,将全国、全社会的各领域各层面以及每一个瑞典公民,都纳入庞大完整的防御体系。虽然瑞典坚定不移地贯彻中立政策,远离战争已有100多年,但瑞典绝对是当今世界上战备程度最高、战备设施最完善和战争动员体系最健全的国家。全国从18岁到42岁的男女公民,均为法定的预备役官兵。瑞典公民只要是在预备役范围内都必须无例外的参加军事训练。非预备役范围内的瑞典人,也有相关的国防责任和义务。在瑞典,从王公大臣到政府要员,都是国防教育的对象,都是军事训练的积极参与者。瑞典的维多利亚公主不仅在军事训练中能严格要求自己,各项训练科目完全达标,而且经常深入部队甚至到驻国外的瑞典维和部队视察。瑞典不是实行中立政策不介入战争吗?为什么还要如此重视国防和战备建设,重视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呢?瑞典人的回答一针见血:“中立政策”对战争不具约束力,只有随时具备和时刻保持应对战争、遏制战争的整体的强大力量,才是瑞典永久和平的可靠保证。

瑞典的兵役制度

瑞典自1901年开始实行普通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为:陆、海军为7~15个月,空军8~12个月。
2010年7月1日,瑞典正式取消已实行了100多年的义务兵役制,开始走上建立一支完全职业化军队的发展道路。根据当天生效的法律,瑞典今后只在国家受到威胁的时候,才实行义务兵役制,而在和平时期则在自愿的基础上招募军人。这就标志着从1901年开始实行的义务兵役制在这个北欧国家已结束其历史使命。瑞典国防大臣斯滕·托尔格福什在一份政府声明中说,在自愿基础上招募士兵可提高瑞典军队的职业化程度,从而达到增强瑞典国防力量的目的。根据瑞典原先实行的义务兵役制,18岁至24岁男子须服兵役,服役期为7.5个月到10月,此后还要参加5次18天至25天的预备役训练。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均保持中立,并在冷战时期奉行了军事不结盟的政策,但始终保持了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随着冷战的结束,瑞典开始大规模削减军力,并开始建立一支职业化的军队,近些年来每年服役的义务兵已经减少到了5000人。

瑞典的军工体系

瑞典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却拥有北欧最大最完善的军工体系,不仅能生产火炮、炮弹等陆军武器,还能研发生产先进潜艇等,国防电子工业也比较发达,某些军工产品还处在世界领先的位置,并出口到世界各地。
瑞典的地面军事工业是瑞典规模最大的国防工业,在欧洲国防工业界也是很有影响的。实力来源于不断的创新,这是瑞典地面军事工业成功的秘诀。几经创造和革新,瑞典研制和生产的装备有105mm火炮的STRV-103S坦克、比尔反坦克导弹系统、RBS-70激光制导空对地导弹,已经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竞相购买的军品。瑞典地面军事工业有三家大公司,排在第一位的当属博福斯防卫公司。该公司生产的重点是陆军武器,主要包括40mmL-70高射炮系统、155mm火炮发射和装弹系统、智能弹药和步兵反坦克武器等。40mmL-70高射炮的特点是弹药的装甲穿透力强,除了大量装备瑞典陆军,还远销亚洲和非洲地区。155mm火炮发射和装弹系统是该公司的强项,瑞典准备把它安装在新的沃尔沃6×6的底盘上,这将能够适应新的弹药装填以及电子火控系统,并能够在射击完毕之后快速撤离阵地。博福斯防卫公司同法国地面武器集团共同开发了155mm“博尼斯”制导炸弹,法国陆军订购了6000发“博尼斯”制导炸弹,瑞典订购了3000发。博福斯公司还和美国的雷神公司正在共同开发155mmXM-982“神剑”远距精确制导炮弹,以满足瑞典和美国的需求,弹药可由155mm牵引火炮或自控火炮发射,据“神剑”研发小组透露,这种弹药的最大射程为50公里,误差不超过20m。第二家大公司是爱立信公司,主要生产导弹武器。RBS-70便携式防空导弹是该公司的主打产品,经过多次改造,该武器系统不断完善和成熟,安装了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使用的热成像仪,能够适应执行特殊任务的需求,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都取得了成功,目前已生产了15000多枚。作为RBS-70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换代产品,博利德是一种具有更大的目标搜索范围、且能够在老式的发射车上发射的防空导弹。爱立信微波公司还开发了RBS-23BAMSE防空导弹,它可在发射车上6枚同时发射。阿尔维斯·哈格隆德公司是瑞典的第三大地面军事工业公司,也是欧洲最大的装甲车生产商。它生产的CV-9040步战车不仅装备于瑞典陆军,挪威、瑞士、芬兰、荷兰等国家也都大量订购。该战车的特点是安装了双管30mm火炮和火控系统以及双人装甲炮塔,火力更为强大。产量已经超过11000辆的BV-206型多用途运输车,目前仍被多个国家订购。阿尔维斯·哈格隆德公司开发了CV-90120-T型坦克,它装备有120mm滑膛炮和火控系统,其性能优越,具有战略意义的是它可被A-400M运输机装载。该公司最近又开发了BvS-10型全天候装甲运兵车,有更大的空间和有效载荷,并且具有两栖作战能力,英国海军提出购买108辆这种车辆。

瑞典国防学院

瑞典国防学院,位于斯德哥尔摩市西北部。该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832年的炮兵学校。1878年,瑞典军队在炮兵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了陆军学院。1961年,陆军学院、海军学院(1898年成立)和空军学院(1939年成立)合组为军事学院。1994年,军事学院与国防管理学院合并,1997年又与前国防学院合并,并沿用了国防学院的名称。瑞典国防学院,隶属于国防部。院长为少将军衔。学院设有军事科学学院、政治科学学院。军事科学学院设有作战研究系、军事技术系、领导学系。政治科学学院设有战略研究系、民防系和管理系。国防学院下设联合作战、军事历史、陆海空作战、军事情报与安全、武器/车辆技术、无线电通讯、指挥与控制、行政管理、教育学、后勤、外语等30多个教研室。学院主要课程设置有战争艺术(军事理论、指挥与控制、军事历史)、战略学、领导学、管理学、军事技术、外语、政治科学。瑞典国防学院的教学与管理队伍比较精干。2001年,全院有教职员工290人,其中文职和军官教员各100人,另有90名行政和后勤保障人员。教员中有11名教授、25名博士。为了满足多方面的教学需要,国防学院还广泛利用外部的人才资源,每年都从军队和地方以及有关国家聘请各类专业人士来院执教。  瑞典国防学院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刜贯彻和发展总体防御思想,为建立和完善总体防御体系培养各方面的领导者。这一宗旨充分体现在教学、科研和对外交往等三项主要任务中。  首先体现在为总体防御服务的教学中。国防学院不仅为军队培养指挥军官,而且从50年代设置了总体防御课程之后,就逐步吸收地方工商界和政府官员来院受训,开始了面向全社会培养总体防御人才的尝试。目前,国防学院的学员几乎覆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其中600名长期在校生(主要是职业军官)的10%的学员是为外交部等政府各部门培养的、来自地方的高中毕业生;2000余名短期培训学员中的70%是来自政府机构、工商业和报业媒体等各行各业的领导人。通过总体防御教育,使上述人员具备一定的国防知识水平和危机处理能力。  国防学院的教学大纲分为军队和地方两种教学大纲。职业军官按照军队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按规定,将提升为少校的上尉军官必须在国防学院完成1年制的参谋教学大纲的学习;那些将成为中校的少校军官必须在国防学院接受两年制的高级指挥教学大纲的学习。其课程设置除了军官的作用、战略、战役战术、军事历史、军事技术、国防参谋业务、后勤管理等课程外,还有领导学、总体防御、法学、国际危机处理和国防政策制定等课程。地方学员按照地方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其课程设置主要有安全政策、危机处理和国际合作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专为地方高层决策者开设的高级总体防御研究课程。它包括指挥控制和领导学、战争艺术与战役战术、安全政策与战略、军事历史、军事技术、政治科学(总体防御、冲突与国际关系、人道法)和国防经济等课程。其中高级指挥科目(指挥控制和领导学)专门为国家高层领导开办,学员不能单个申请,只能应邀入学。其他课程可由上级领导提名,选派有兴趣的人士参加学习。国防学院通过实施为总体防御服务的教学,使军地学员真正体会到总体防御思想的真谛,洞悉总体防御体系的框架结构,明确社会各界和各层次的职责和任务,以及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全面提高其领导素质和危机处理能力。  国防学院为总体防御服务还体现在科研中。学院将“学术化进程”列于优先地位,加强科研力度,力争使学院向学术性机构转变。学院要求各系立足于各学科的前沿,将指挥与控制、领导学、安全政策与战略、技术与战术间的关系、危机处理、国际人道法、武装力量的经济体系、信息战等列为学院的重点研究课题。考虑到国际安全在瑞典总体防御中的重要性,国防学院还积极推进国际间的科研合作。国防学院为总体防御服务还表现在对外交往上。在国内,国防学院不仅与国防部、外交部等军队和政府各机构保持密切联系,而且与企业、媒体、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红十字会、紧急救援局等许多组织也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在国外,国防学院的对外交往单位遍及欧洲、北非,并延伸到亚洲的一些国家,甚至包括北约防务学院和联合国等一些国际组织。通过积极开展对外交往,有力地促进了国防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推动该院不断从国内走向国际,由单纯军事院校向新型总体防御型院校的转变。

瑞典军队规模

瑞典现役部队5.27万人。冷战结束之后,瑞典军队进行了大规模裁军,改革军队编制,以减少经费,同时组建快速反应部队,为适应未来高科技战争的需要作准备。
瑞典陆军军徽瑞典海军军徽瑞典陆军军徽陆军现役人员3.51万人。编有3个军区、3个师部、6个机械化旅、4个步兵旅、3个山地旅、3个炮兵团、4个防空团、2个工兵团、2个通信团、2个辎重团、3个后勤支援团和2个陆航中队。陆军装备“豹”Ⅱ型坦克160辆、“豹”Ⅱ改进型坦克78辆、“百人队长”型坦克60辆、STRV-103B型239辆、IKV-91型轻型坦克211辆。BMP-1型步兵战车361辆、STRF-9040型步兵战车202辆、PBV-302型步兵战车647辆。MT-LB型装甲输送车550辆、PskbilM/42型装甲输送车96辆。105mm牵引火炮127门、155mm牵引火炮206门。155mm自行火炮24门。81mm迫击炮160门、120mm迫击炮525门。“陶式”反坦克导弹55具、RB-55和RB-56反坦克导弹若干。40mm高炮600门。RBS-70、RB-77、RBS-90地空导弹若干。海军
现役人员0.92万人,编有1个近海舰队司令部、2个水面作战分舰队、1个潜艇作战分舰队、1个水雷作战分舰队、两个岸防旅。海军基地4个。装备 “哥德堡”级导弹护卫舰4艘、“斯德哥尔摩”级导弹护卫舰2艘。“哥特兰”级潜艇3艘、“西约德兰”级潜艇4艘、“海蛇”级潜艇2艘。“诺雪平”级导弹快艇6艘。“霍根”级导弹巡逻艇4艘、“卡帕兰”级导弹巡逻艇8艘。布雷艇2艘。扫雷艇22艘。“海王”式反潜直升机14架、“贝尔”206型运输直升机10架75mm、105mm、120mm岸炮共200余门。岸对舰导弹发射车25辆。空军
现役人员0.84万人,编有6个航空联队、8个战斗机中队、2个攻击/侦察机中队、5个战斗/攻击/侦察机中队、4个运输机中队、16个地勤营。作战飞机250架。装备“维根”JA-37型战斗机130架。“维根”AJ-37型攻击/侦察机30架、SK-37型攻击/侦察机14架。“鹰狮”JAS-39型战斗/攻击/侦察机90架。“维根”SK-60型教练机106架、SK-61型教练机38架。运输机13架。运输直升机121架。

瑞典特种部队编制

  大多数国家在和平时期仍然保持一定数量的军队,尽管瑞典和其他国家一样也有一整套完善的征兵和全民动员系统,但它作为一个宣布过永久中立的国家没有自己的常备部队。虽然在和平时期也有大约27000人在服役,但其中绝大多数都保持着平民身份,并非职业军人。瑞典三军的编制单位几乎根本就不是行动单位,他们不过是一个精简的动员系统。他们存在的意义是一旦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全民动员,将新征召的士兵整编为作战单位并使其尽快发挥出作用。  唯一在和平时期仍然保持战备状态的单位是特别安全部队——SSG(Special Security Group)和国家快速反应单位——ONI(National Rapid Response Unit)。其中国家快速反应单位是一个警察单位,只能说是特别行动单位,而称不上特种部队,只有他们在和平时期会执行任务。在ONI组建之前,陆军和海军的特种单位在和平时期偶尔也会协助警察部队执行任务,譬如银行遭到抢劫时,海军狙击手可能会被召唤前来。而且自从ONI组建后,军队就几乎再也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国内安全工作。特别安全部队全部由职业军官组成,完全没有征召入伍的士兵,因此,这个单位可以被定义为真正的特种部队。虽然他们也不在和平时期执行任务,但他们总在训练。在瑞典这样的国防框架下,特种部队显得尤为重要。在和平时期,只有这些特种部队能够保持相当强度的训练,完善作战技能,在战时他们也是首批动员的单位。因此,基于地广人稀、因应突发军事冲突的理由,瑞典国防当局始终保有一批机动力极高的特种部队。这批特种部队分属瑞典陆海空三军。瑞典国防部队每年大约征召24000名成年男性入伍并进行基础训练,训练涉及军种包括陆军、空军和海军(海岸炮兵和海军)。基础训练通常持续7~15个月,具体时间长短取决于入伍者所加入的军队。每年的应征入伍者中,有一部分人将接受瑞典军队中最严酷的军事训练。他们将可能成为瑞典国防部队中精锐的特种部队成员。陆军特种部队
伞兵游骑兵团(Parachute Ranger Regiments) 伞兵游骑兵属于侦搜单位,在正规战斗中,伞兵游骑兵单位主要负责搜集情报和攻击高价值目标。他们的信条是:避免被发现;避免战斗;尽可能无声息的作战。和他们的英国同行一样,瑞典伞兵游骑兵也戴着栗色贝雷帽。伞兵游骑兵单位的游骑兵和远程侦搜训练由伞兵游骑兵学校(Army Parachute Ranger School)承担。该部队的游骑兵们通常以5人巡逻小组的作战单位执行任务,具体成员包括:一名巡逻指挥员、一名副指挥员/信号员、一名狙击手、一名爆破手和一名医护兵。巡逻小组装备的武器因任务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大致包括:AK5 5.56mm 自动步枪、AK5B狙击步枪、下挂M203 40mm榴弹发射器的AK5C自动步枪、KSP-90 5.56mm轻机枪以及地雷和其他重型武器。伞兵游骑兵部队训练时间通常持续 10个月。其成员选拔标准十分严格,竞争也相当残酷。选拔测试对人员的体能和心理素质要求都非常高。每年大约有 600名人员参加选拔,到最后只有大约 100名会通过最初的选拔测试。通过初次选拔的人员还要参加伞兵游骑兵的专业训练、考核,方能正式成为一名伞兵游骑兵。专业训练从每年6月份开始,首先进行为期4个月的基础训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军事技能和跳伞基本技能训练。之后,便是“猎鹰行动”行军训练。在这一阶段,受训人员首先要伞降至瑞典中心的茂密森林地带,然后行军近70km穿越整个森林,每隔数千米,受训人员还要完成一系列训练科目,例如近身格斗训练、野外生存训练等。随后,所有受训人员要进行近40次实战跳伞训练——从圆形伞到方形伞。接着从12月到转年3月,所有受训人员要转移到拉普兰游骑兵团所在地进行极地训练,尔后在斯德哥尔摩群岛进行游泳、雨中跳伞和直升机悬停跳伞等项目训练。最后,还要进行为期3周的野战演习,这是对受训人员所学技能的全面考验。通过这一系列训练,最初参训的100名人员,只有少数能在这长达 10个月令人窒息、挑战极限的训练中坚持下来。那些最终能成功通过所有测试 和训练的队员即可以成功地成为伞兵游骑兵部队中的一员,通过如此艰难的选拔,队员们会十分自豪地说:“我们意志坚定!我们勇往直前!我们坚韧不拔!”——这也是伞兵游骑兵部队自励的口号。警卫团(Life Guard) 于2000年夏季组建。其成员在斯德哥尔摩近郊训练,任务是保卫首都和周边地区。以反恐为主要任务的宪兵游骑兵队(Military Police Rangers,一支全新的特种部队,其成员是专门挑选出来的宪兵,主要任务为反恐)和都市步兵营(Urban Infantry Battalions)也和他们驻扎在一起。
轻骑兵团(Life Hussar Regiment) 原来是一支骑兵单位,主要训练和任务区域在瑞典中部和南部。轻骑兵团的主要任务是侦察和敌后渗透作战——与北方龙骑兵团的任务职能一样。其能在各种天候地形条件下遂行作战任务。该单位装备了高机动性的4×4全地形车和反坦克导弹。在战时,主要执行奇袭和反装甲任务。轻骑兵团下辖6个轻骑兵营,每个轻骑兵营要具有能在30个昼夜m无外援的情况下,于敌后进行作战的能力。编制有1个指挥中队、3个轻骑兵中队及1个无人载具排。每中队有187名官兵,其中包括一个指挥排、3个战斗排(每1排有3个班,每班视任务性质由10-15人编成,每一班配备有两辆沃尔沃11-11型四轮全地形车,车上配备一具比尔反坦克弹发射器、40mmMK-19榴弹发射器)及一个迫击炮排。轻骑兵团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多数的士兵都受过前进观测员的训练,同时该单位尤其重视医疗支援,即便在深入敌后、m无外援的情况下,伤病仍能够获得最好的医疗治疗。平均每9名突击队员中就有一名医护兵,他可以同时照顾两位伤兵,其所携带的医疗装备更重达30公斤以上,这对稳定官兵情绪极有正面助益。每中队更配备一部有9个货柜的医疗卡车,可以搭建3-4个调整型的医疗帐篷,设备一应俱全,宛如一个小型的野战医院,可以进行紧急的外科手术,每一中队编配两位外科医生,每一营有9位外科医生。轻骑兵团队员的训练也非常严酷,士兵在身体和心理上都经受着极大的考验。队员训练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技能训练,内容包括武器装备的操作使用、巡逻技巧、野战生存、地图和军用指南针等工具的使用以及其他作战技能;第二阶段为专业巡逻技能,包括精准射击训练、装甲破坏等内容;第三阶段为班排的整建制作战行动训练。轻骑兵团官兵佩戴带有3个皇冠标志的绿色贝雷帽以及绿/黑游骑兵徽章,徽章通常戴于左臂上。诺兰龙骑兵团(Norrland Dragoon Regiment),是瑞典军队中年代最久远的团队之一,基地位于瑞典北部的Arvidsjaur地区。其建制时间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建制之初,由于该团主要帮助训练骑兵部队,因此得名龙骑兵团。该团主要承担侦察和敌后作战任务。
诺兰龙骑兵团由500名作战经验丰富的士兵组成,主要作战单元为6人制战斗班,每班包括一名班长、一名副班长/信号员、两名重火器手、一名爆破 手和一名医护兵。另外,可根据实际作战需要配备狙击手。北方龙骑兵团的单兵武器与其他游骑兵部队相同,班属武器包括卡尔·古斯塔夫84mm反坦克火箭筒、AT-4 84mm火箭发射器、8 0mm迫击炮以及地雷等。冬季作战时,这些装备通常用雪橇、滑行船、专用雪车和四轮全地形越野车实施拖运。诺兰龙骑兵团的训练针对性很强,如专业作战技巧和实战求生训练等。诺兰龙骑兵团的典型标志包括镶有金色“ND”标志的绿色贝雷帽以及根据美国陆军游骑兵学校校徽设计的黑/黄游骑兵徽章。拉普兰游骑兵团(Lapland Ranger Regiment) 瑞典陆军正式番号为第22步兵团(22 Infantry Regiment),它就是著名的极地游骑兵(Arctic Rangers)。拉普兰游骑兵团创建于1945年,其前身是陆军游骑兵学院,1975年升级为作战步兵团。拉普兰游骑兵团的士兵其训练和战斗均在瑞典北极圈内。拉普兰游骑兵团经受了广泛的寒冷气候条件下的作战训练以及极地生存训练。战争期间,拉普兰游骑兵团将主要承担远程巡逻、远程奇袭、扰乱敌后方区域的任务。拉普兰骑兵团的训练主要是爬到瑞典境内最高山脉——海拔2 117m的凯布讷山进行。拉普兰游骑兵团下设多个独立游骑兵连,用于在瑞典北部边境的荒漠地区执行敌后通信破坏任务。百人组成的独立游骑兵连包括一个连指挥部、一个迫击炮排和一个反坦克火箭排。一个游骑兵排下又包括4个班,每班8人,包括两名班长,一名狙击组,一名重火器射手,一名医护兵,一名信号员和一名驾驶员。其武器装备与瑞典其他特种部队相同。
空军特种部队  空军游骑兵团(Swedish Air Force Rangers) 它在职能上与海军的反特种行动连相似,主要用于保护空军的重要目标。海军特种部队两栖作战团(Amphibian Regiments) 瑞典海军共有2个两栖团——第1和第4两栖团,战时他们将共同构成第1两栖旅(1st Amphibian Brigade)。他们实际上就是瑞典的海军陆战队。主要执行两栖作战及反两栖登陆任务。海岸游骑兵部队(Coastal Rangers)类似于陆军的伞兵游骑兵团,隶属于海岸炮兵纵队两栖作战营。他们主要沿瑞典海岸执行远程侦搜任务;对高价值目标进行两栖突击;对抗敌人的海军特种作战单位并在两栖作战期间担任突击任务。海岸游骑兵是以防御为核心的瑞典国防军中的异类,它是地道的进攻性单位。由于瑞典多岛屿的海岸线很容易成为敌方的目标和基地,因此海岸游骑兵部队特别进行了针对性的“海上反击”训练。海岸游骑兵连下设3个游骑兵排,每个排分为3个班和2个保障分队。为了能在瑞典境内冰冷的水面上快速机动,他们装备有90式战斗舟艇(Combat boat 90)、重机枪、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84mm反坦克火箭和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每秒可发射5-6发40mm榴弹)。此外他们还可使用橡皮艇和直升机。海岸游骑兵接受了大量的近接作战、攻击建筑物和破袭训练。其基本步兵武器与瑞典陆军单位相同——格洛克-17 9mm手枪、AK-5自动步枪、AK-5b狙击步枪和AK-5c自动步枪(带M-203榴弹发射器)、Ksp-58b 7.62mm通用机枪、Ksp M-90 5.56mm轻机枪、12.7mm重机枪和GSP(Mk-19 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和伞兵游骑兵一样,海岸游骑兵的选拔也非常残酷。选拔涵盖心理素质、身体体能和意志品质等多项内容。海岸游骑兵的训练是在瓦克斯霍姆岛和斯德哥尔摩群岛进行,通常也持续10个月的时间。一般受训人员都能正常完成前6个月的基础训练,但在接下来为期 1周左右的长途行军训练中,有很多队员则会被淘汰。长途行军训练以考验队员的体能为目的,主要包括一系列的强行军训练,类似于伞兵游骑兵的“猎鹰行动”训练。之后,除了基本作战和攻击训练内容外,海岸游骑兵还会接受额外的训练内容,包括长距离皮艇划行训练、海上破障训练、急行军训练、破袭训练、航海技术训练、近身格斗训练和城市进攻作战训练等。攻击潜水部队(Attack Divers),其编成和任务类似于美国的海豹特种部队或英国的SBS特别舟艇中队。攻击潜水部队主要担负瑞典海军最艰巨的作战任务——在两栖部队实施登陆作战之前,前出执行情报搜集和专业侦察任务(抢滩侦察、水文测量)、、破袭任务、炮兵火力引导任务以及担负登陆攻击作战的先头部队等。攻击潜水部队的成员都是从海岸游骑兵中选拔出来的。其为一个连级作战单位,编制包括连指挥部和数个侦察排,每个侦察排又分成3个班,每班6人,具体包括:班长、副班长、狙击手、领航员/舵手、爆破手和信号员。为完成作战使命,攻击潜水部队队员被橡皮艇、冲锋舟、折叠舟、海军直升机等工具源源不断地投送到作战地域,因此游泳是攻击潜水部队队员完成渗透作战任务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攻击潜水部队装备的武器主要有: AK5 5.56mm自动步枪、AK5C自动步枪和KSP-90 5.56mm轻机枪。此外,每个班均配有包括全套红外线装置和多种夜战设备在内的夜视装备。另外,攻击潜水部队配备有开式和闭式两种潜水系统,闭式潜水系统主要用于水下渗透作战。攻击潜水部队队员主要都是从海岸游骑兵中挑选的精英分子。训练时间通常也持续10个月,训练内容包括开式/ 闭式潜水系统的使用操作、野战生存、分队战术、近身格斗、破袭以及其他专业作战技能。攻击潜水部队和海岸游骑兵部队同样佩戴游骑兵绿色贝雷帽和尖头内弯的海王星三叉戟徽章。此外,攻击潜水部队还佩戴瑞典国防潜水部队的徽章。水雷清除队(Mine Clearance Divers) 它是瑞典海军的爆炸物清理单位。主要执行EOD任务和扫雷任务。海军反特种行动连(Naval Counter SOF Company) 主要用于保护瑞典海军的高价值目标不被敌方特种部队破坏。在战时,主要执行安全保卫、侦搜巡逻(常与经过特殊训练的军犬小队、舟艇部队和潜水部队协同行动)。

瑞典极地游骑兵(Arctic Ranger)

绝大多数国家的游骑兵都采用空降方式作战,并被赋予了全天候和全地形作战能力,在他们的训练内容中,各种不同地形条件下作战方式、要点都有涉及。尤其是像美国的第75游骑兵团,无论是沙漠作战还是丛林作战都能胜任。他们主要是担任主力部队的先锋,执行突击或两栖登陆作战任务。但瑞典的极地游骑兵(Arctic Ranger)与其他国家的同类部队却有很大不同。极地游骑兵以国土防御为责,仅仅在瑞典北极圈附近的森林和山地作战,他们不采用空降形式,也不被看做主力部队。实际上,他们不是用来和对方主力部队作战的,也不执行任何突击任务。极地游骑兵完全是一支独立作战的辅助部队,是专门用来进行非传统作战、游击作战和远程侦搜的。这些作战行动都发生在敌人战线后方,他们将得不到任何友军的支援,并且要应付各种地形和各种天候。追根溯源,瑞典的极地游骑兵几乎就是当年芬兰滑雪部队的现代翻版。在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芬兰陆军出动了大量滑雪机动的小分队,这些小分队深入苏军战线的深远后方,执行破袭、伏击等任务,不仅歼灭了大量苏军有生力量,破坏了补给线,甚至经常打击苏军装甲部队。为芬军的迟滞防御立下了汗马功劳。瑞典和芬兰同属斯堪的那维亚国家,地理环境相似,由于瑞典奉行永久中立政策,其国防战略的核心是守土防卫,一旦战事爆发,将依赖少量特种部队或边境守备队迟滞入侵者,然后开动其全民动员体系,进入全面战争状态。在这样的理念下,为了给全民动员争取到更多的时间,特种部队必须能采用灵活的战术阻击入侵者,因此,瑞典选中了游击战和游骑兵1-37.jpg头戴王冠的狼——大名鼎鼎的“拉普兰极地游骑兵”的贝雷帽帽徽冷战遗留下来的战术  所有现代化的陆军部队都极度依赖大量的后勤补给(给养、油料、弹药等等)。这些物资通常都通过卡车的公路运输到达前线。但是在瑞典北部地区,森林、沼泽和山脉密布,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加上北瑞典的交通并不发达,道路网的建设根本无法同欧洲大陆相比。这些问题在和平时期会阻碍经济发展,但在战时对于瑞典这样的弱势国家却是利好。欠发达的交通会给入侵者带来很大麻烦,使他们的补给线极其脆弱。一旦摧毁部分道路,入侵者的补给网络几乎会立即陷入瘫痪状态。这就为游骑兵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要知道,破袭正是游骑兵的拿手好戏。
  为了抓住敌人的弱点,打击其交通线,游骑兵单位必须进行渗透作战。极地游骑兵团通常以营的规模行动,每个营下辖几个游骑兵连。每个游骑兵连通常编有12个独立的游骑兵小队,每小队通常为9人。这些游骑兵连将从敌人战线的薄弱地带渗透至其深远后方(50-300公里)。渗透作战与任务时间、季节和渗透距离密切相关。如果渗透距离较短,时间也不长,游骑兵们通常采用徒步或滑雪方式突入敌战线后方。如果是远程渗透,则必须依赖全地形车和直升机。一旦游骑兵连到达目标区域,就立即展开并执行作战任务。  当每个小队都达到各自行动地域后,渗透作战进入了战斗准备工作阶段。第一步工作是建立游骑兵小队主行动基地。这项工作包括架设帐篷、帐篷和车辆的伪装、挖掘防御阵地、要点布雷等等。在冬季,战斗准备的工作会耗时较长,一昼夜通常不够,因为你在架设帐篷时不得不清除掉大量积雪,同时又要在雪地里隐蔽你的行踪。行动基地建设工作完成后,小队指挥官(通常是一位军士)将会率领游骑兵开始进行目标周边地区的侦搜工作。目的是勘察地形,选择最容易达成破坏效果的路段,选择设伏点以打击可能出现的敌军等。  准备阶段完成后,游骑兵将开始攻击。优先目标是敌人的补给车队和工程车。为了摧毁这些目标,游骑兵小队通常会沿公路设伏。在这样的作战中使用的典型武器是地雷、狙击步枪、榴弹发射器和机枪。游骑兵小队通常会协同作战,有专门携带重武器的火力支援小队,他们装备有反坦克导弹或迫击炮。为了达到最佳杀伤效果,关键路段——桥梁、隧道、公路涵洞将先行被炸毁。也可用预先布雷和布设反坦克雷封锁道路。这样的游击战术可以摧毁大量的敌方物资并使整个道路处于瘫痪状态。  实际上,瑞典独立发展出来的一整套游骑兵渗透作战战术完全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在冷战高峰时期,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也是欧洲的前沿阵地。瑞典很清楚地知道他的军事实力绝对无法同当时强大的华约军事力量抗衡,因此明智地选择了游击战这一作战原则。极地游骑兵的训练也还残留着浓重的冷战色彩,其中针对军士长的附加培训课程包括——苏制车辆识别、苏军组织和战术、外国武器使用、间瞄武器操作和反审讯训练。极地游骑兵的训练  第22步兵团——拉普兰游骑兵团,或者你叫他们极地游骑兵也行,他们的训练基地在北极圈内的基律纳(Kiruna)。基律纳位于瑞典拉普兰地区,深入北极圈内200公里。这里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军事训练基地之一,也是欧洲最后的荒野地带。由于太靠近北极,极昼极夜现象非常明显,6月在这里,你可以在午夜看见太阳,而到了12月,太阳则永远不会从地平线上升起多少。基律纳恰好位于瑞典境内的最高的山脉——Kebnekaise山上。基律纳的城区就建在两座海拔稍低的山峰Kirunavaara山和Luosavaara山之间的山谷里。这些山峰蕴藏有丰富的铁矿石,实际上,基律纳就座落在世界上最大最现代化的地下铁矿上——LKAB铁矿,而在基律纳以东50公里处是欧洲最大的空间卫星发射基地——Esrange。  基律纳是世界上气候最恶劣的地区之一,在这里,年平均温度仅为零下1摄氏度,冬季平均温度在零下20摄氏度,最低的时候可达到零下45摄氏度。一年当中有7个月大雪覆盖,从10月到次年4月,冬季结束时积雪厚度通常超过1m。春季冰雪融化时,大地则洪水泛滥或变成一片沼泽。而从5月到8月间,这里又是蚊子的天堂,从沼泽到池塘,到处都是蚊子。  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瑞典陆军最精锐的单位——极地游骑兵团进行着训练。极地游骑兵所需要的士兵必须拥有超强的体力和忍耐力,因为他们必须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在极端的压力和疲劳状态下思考并采取行动。每位士兵接受的广泛和严格的训练包括:极地野外生存、巡逻技巧、爆破、导航、建立隐蔽的游骑兵基地、山地作战、滑雪和雪橇使用训练。极地游骑兵接受的特别训练还包括:通讯、地穴挖掘、战地医疗、雪地汽车驾驶、全地形车驾驶和重武器操作(机枪、狙击步枪、迫击炮、榴弹发射器和反坦克导弹)。瑞典军队积极参与维和任务在斯德哥尔摩附近,有一个瑞典王国最古老的军营,那里驻扎着由瑞典国王任名誉团长的皇家近卫团。现在这个能容纳近3000人的军营门口又多了一块招牌,即“瑞典维持国际和平部队训练中心”。瑞典全国人口不到l000万,常备军数量不到4万人,以人口数量和军队规模而言,在世界上属于小国。但瑞典在国际维和方面派出人员数量之众,批次之多,发挥作用之大都显示了一个大国的地位。瑞典是一个中立国,不介入国际战争是国家的基本政策。然而政策又规定,不介入战争却要介入国际和平事业。当年联合国成立之初,瑞典就参加了最初 (1947年)的国际维和行动。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集团在全球范围的对峙和争霸,客观上压缩了瑞典进行国际维和的空间。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进人频发期,瑞典在联合国的组织领导下开始在维和领域大显易手。现在瑞典政府给军队规定的根本职能中,明确把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作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目前,瑞典军队在亚洲、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多个地区派有维和部队。瑞典军官还多次担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指挥官。瑞军领导人表示,参与维和有两大好处,一是显示国家的地位使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和更大的影响力;二是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锻炼部队,有利于部队战斗力的巩固和提高。这个训练中心不仅负责培训瑞典本国的军警人员,还有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军警人员在这里接受维和培训。中心负责人介绍说,训练中心已经为23个9国家培训了上千名维和人员将来的目标是把中心建设成为世界性的最现代化的维和人员培训基地。在非洲国家执行维和任务的瑞典维和部队士兵瑞典驻科索沃维和部队
电影《共同警戒区》中出现的由瑞士及瑞典两国组成的“中立国监察委员会“中立国监察委员会”臂章,其中朝鲜半岛及“三八线”图案清晰可见索马里亚丁湾闹海盗,瑞典海军也派出部队参与护航
在阿富汗执行维和任务,实际上是在帮美国佬擦P股飘扬着黄蓝两色国旗的白色陆巡车队
瑞典EOD在行动除了日常巡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拜访当地部族长老医疗下乡活动
化验检测水质神马的,最麻烦了任务期即将结束,发奖章了,数量还真不少大家排好队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有人却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之中,而是想起了自己的战友…………是军人,就会有牺牲。战友,我们带你回家本文原载《装备ARMS》杂志,本站经作者授权专刊请期待第二章——瑞典军队装备与训练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美国特种部队专用背包 Email:
公安警用背包

军用特种,军用迷彩双肩背包

正品军用迷彩背包
枪械收纳袋

Copyright © 基基皮具军用包袋厂备案号:粤ICP备2021158479号订阅 / PL站点地图

技术支持:@2020-2099

+86 19936648357

服务

微信/电话客服

+86 19936648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