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7的意义绝对不是“人人都是机枪手”。而是在维持现有弹药口径的前提下,对步枪手武器平台的整体升级“。自动步枪手=高级步枪手≠机枪手。”火力提升三倍“?不存在的!
从5月开始,
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全员换装M27,全班从13个人调整为12个人等等信息不断涌现,大量材料开始引用“人人都是机枪手”,“三倍火力”,“陆战队换步枪,重新拥有全自动开火的能力”等等“概念”,进而开始讨论“陆战队淘汰M249的原因”,甚至又开始老调重弹的分析到“我军班机到底应该是弹链机枪轻型化,还是自动步枪重管化”。顺便批判装备95班机的步兵班火力不足。
翻身马晕把歌唱 欢天喜地提新枪
枪在练兵场 锅从天上来本文将分析对种种说法与现象进行分析,辨析其真伪,为了尽可能做到客观,不仅对轻武器进行了分析,也对陆战队改革提出了一些推论,“庙算”与“实战反馈”相结合,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一、重大事件回顾与四大误区
1.陆战队宣布调整步兵班编制,将13人步兵班调整为12人,每个战斗小组由4人削减为3人,增加“指挥组”,增设副班长及系统操作员。每班内全员配发M27 IAR “自动步枪”及1支M38精确射手步枪和M3“古斯塔夫”无坐力炮。同时撤销“步枪手”和“自动步枪手副射手”这两个角色,增加“榴弹手”,将榴弹发射器从战斗小组组长的装备中剥离。
改组后的陆战队步兵班编制2.陆战队宣布开发下一代两栖战斗车辆(ACV),基本特征为8X8重型轮式步战车,30吨级,防地雷,载员数量为3+13。
ACV1.1原型车图片3.国会将可能削减20%的M27换装预算。
7月24日的“旧闻”4.陆军宣布招标“下一代班组用自动步枪”(NGSAR),基本指标超群,更轻更准,火力更强,威力更大,预计装备。
NGSAR的想象图
四大误区
在陈述了各项较为重大的事件后,还要提到常见的M27四大误区:
1.讨论的时候统称美军,不区分陆军、海军陆战队及特种部队。2.人人都是班用机枪手/人人都是机枪手。3.三倍火力4.自动步枪=轻机枪OR自动步枪手=机枪手这四点是经常见到的论断,这些描述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其实以偏概全。存在很大的误导性,下文中将会重点针对这几点展开论述,希望能解释清楚不致误会。
二、陆战队性质与陆军的区别
陆军从二战到冷战,其主要作战对象都是对方的机械化部队(德国/苏联的钢铁洪流),所以其主要作战力量均已实现机械化,而作为机械化步兵,其步兵单位则充分享受了机械化作战带来的火力、防护、机动性、以及保障优势。而陆战队最初的使命是保障舰艇安全,遂行接舷战(跳帮抢船)。而在海军职业化以后,开始专精两栖登陆。现在为人所熟知的保卫白宫及美国驻外使馆安全等等,则都是后加的副业。
白宫门口站岗的四等人
虽说陆战队调动方便,作战顽强,但其军种地位稍低——说得好听是总统御前侍卫,不好听就是四等牲口,两栖脚男。又穷又苦,装备都是用别的军种匀出来的,这么多年就没几个大项目,后勤保障也不是那么给力(全看一等人的心情)。保障不给力,只能靠自己所以,背景(出身)不同,作战任务不同,对装备的需求和对同一装备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步枪手(对于M249的不同理解,我们将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进行分析)。“Every Marine is a Rifleman”一直是陆战队员的口号,而精确射击能力,不仅是每个陆战队员所值得骄傲的,其实也是每个陆战队员所被迫掌握的能力。为何这么说?在陆战队班组战术手册(MCWP 3-11.2)内,会专门提到一个13人的陆战队步兵班,
平均弹药投射量为400发/每分钟。考虑到13个人的步兵班内装备了3挺M249(持续射速85发/分钟),
每一名步枪手的射速也就是10-15发每分钟!没错,不仅仅是笔算的结果,也是战术手册中所要求的,即便是装备了M16A2,射速也就是10-12发每分钟。这也是M16A2的持续射速(指不引发枪管过热和武器故障,可以一直射击的射速)。这是武器和战术背景的双重限制了。武器方面的限制——第一:M16/M4系列步枪如果持续快速射击,不仅武器容易枪管过热,整个自动机也容易过热,可能造成一系列的故障,甚至损坏零件。所以限制武器射速是保障可靠性的先决条件。第二:对于手持的M16/M4系列武器,即便是使用常见的卧姿有依托姿势,
采取三发点射的方式进行射击,超过50米,也很难保证命中率。第二或者第三发将无法击中目标,对于陆战队员来说,这就是浪费子弹,最好要做到“一枪毙敌”。如果单纯使用M16/M4系列武器,
除非极近距离,那么是否拥有全自动火力其实并不重要。战术背景的限制——不管是垂直登陆,还是抢滩登陆,最坏情况怕是直接被合围或者是背水攻坚。一旦自动火力全开,要不了5分钟就弹药基本耗尽,再赶上补给送不上来,那可就好看了。所以,慢射精射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记好数字,
步枪手的平均射速,每分钟10-12发(M4系列稍有提升,为12-15发)。 按纲施训打基础,科学组训抓创新,坚持传统不能丢,精射传统代代传,瞄具怕丢用绳栓
三、M27与“自动步枪手”
如果按照找个数字进行计算,要达到
三倍步枪手的火力,就是每分钟要射击36发子弹咯?是的,M27的持续射速就是36发/分钟。参考新的陆战队训练营文件(SQUAD WEAPONS B2E2657 Student Handout)。
M27的持续射速就是36发/分钟。那么引出两个全新的问题
1.M27真的是能够比M16/M4系列提供三倍的火力嘛?2.M27真的是能够将步兵班的火力提升三倍嘛?答案显而易见
1.未必。2.绝对不能!如果参考陆军的M16系列野战手册(FM 3-22.9),我们会发现,陆军在射速方面更加严(jiao)谨(tiao)。提出了“最大战斗有效射速”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M16系列半自动射速上升至45-65发/分钟(平均1-1.5秒扣动1次扳机)。三发点射的射速上升至90发/分钟(平均每2秒完成1次三发点射),而全自动型号射速上升至150-200发/分钟(每分钟完成5-7次换弹)。M27最多与其持平,基本不可能达到270发/分钟的射速(你要非要插着个C-MAG或者Surefire的100发大弹匣,死死钉在地上一点儿都不移动的情况再单说)。而M249的持续射速为85发/分钟(不需要更换枪管),突击射速200发/分钟(每2分钟更换一次枪管)。对于步兵班来说,改制前的13人步兵班的弹药投射量,除了前述的400发每分钟以外,即便是将班组中的M249完全撤装,替换为M27,其持续射速降为3X28+12X10=228发,有所降低,但是不会出现“三倍”的差距。如果按照这个“最大战斗射速”这个标准进行计算。最大有效弹药投射量应该为3X200+10X90=1500发。而12枝M27为12X200=2400发。确实强了一些,但是不足一倍。
别看弹壳飞得欢,火力照样不能翻那么M27宣传三倍火力的目的何在?那就要分析下这个36发/分钟这个射速怎么来的。如果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乘法计算,36X11=396。相当于每个班里面的11名陆战队员(还有一个在打游戏,啊不对,在使用信息系统)
按照持续射速进行射击,陆战队12人步兵班的弹药投射量并没有降低。也就是火力并没有下降。这才是所谓的“
三倍火力”的根本!那么又引出另外两个问题。
一,全员换装M27对于陆战队的提升在于哪里呢? 二,M27的上限就在这里吗?那我们就要分析一下M27本身了。M27的背景自不用多说,都用了好多年的老装备了,脱胎于HK416,相比较陆战队现有的M16/M4系列武器,M27的主要提升如下:1.更换了导气系统原理,将自动原理由导气管式原理变成活塞短行程,使武器的自动机部分温度降低,更加“凉爽”,降低自动机内部零件的潜在故障率。同时将射速提升至700-900发,比M16/M4系列稍高。2.更换新的护手,使其枪管变为浮置枪管。提升射击精度。3.锻造枪管,寿命更长,精度更好。4.标配两脚架和小握把,提升全自动射击时的可控性和射击精度。5.可以较为可靠地使用消音器。当然还有更换SDO瞄准具和新的两点式背带,以及可以全自动射击的发射机部分。
通过直观定性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全员换装M27,则步兵班在正常射击时并没有提升弹药投射量,而更多的提升了射击精度(M27的射击精度已经从M16/M4系列的4MOA提升到2MOA),即节约弹药,又变相了增加射程。
所以,M27的意义绝对不是“人人都是机枪手”。而是在维持现有弹药口径的前提下,对步枪手武器平台的整体升级。不仅火力更强,而且射程更远,精度更高。是整体的性能提升。而上限呢?则是“
换个瞄准镜就可以当做精确射手步枪使用,换个弹鼓就可以当做轻机枪用”。前一个已经在M38上得以实现(由某小组长认领)。而后一个嘛,后话再说。
较大的瞄准镜和消音器作为M38的特征,较为明显
定义陆战队自动步枪手
而通过M27 IAR项目,我们可以做一个枯燥有趣的命题,即:如何理解陆战队自动步枪手。
自动步枪手=Automatic Rifleman=AR,而这个“A”,可以更换为另一个单词“Advanced”,理解为“先进步枪手”,“高级步枪手”。比普通步枪手拥有更强的火力,更远的射程,更高的精度,更强的杀伤力。但是依然是一枝步枪,有着同步枪一样的单兵操作能力和机动性,这就是“自动步枪手”武器追求的目标。而赋予了全自动功能,拥有更强火力的“自动步枪”则成了必然的选择。至于是选择强调哪些因素,取舍哪些性能指标,
到底是要更精准更轻便的“自动步枪”,还是要火力更猛的“轻机枪”。则是对战术不同理解,不同要求下的不同演绎了。为了验证一下这种说法,我们可以回顾和对比一下陆战队所有的步枪/自动步枪组合 1,M1903 + BAR 2,M1 Garand + BAR 3,M14+ M14A1 4,M16A1 + M16A1(安装可拆卸式两脚架) 5,M16A2 + M249通俗的解释:
1,你拉大栓,我全自动→成功 2,你半自动,我全自动→成功 3,4,你终于全自动了,我还是全自动→失败,M14A1(未装备)/M16A1(不满意,耽误陆战队班组杀伤力20年) 5,你三发点射了,我机枪了→成功+重新定义当然M60这种7.62X51NATO弹的通用机枪下放班组使用就不提了,又大又重,很难单人操作,行进间射击效率很低,基本没法伴随步兵班组一起冲锋(当然非要找出约翰·巴斯隆这样的妖孽也是要认命的)。
牲口,啊不对,禽兽啊不对,马润也有不开心的时候在除去了M60这个异类以后,我们会发现,成功的“自动步枪”确实都要比同时期的步枪高级、先进。不成功的型号,对射程没有提升,火力没有本质提升,杀伤力基本没有提升。而对于火力持续性的问题,如果配发到每个人以后,其实也好解释了很多,虽然有了全自动能力,但是一定要用步枪的结构“尽可能”的限制一下陆战队员的射速,慎防小兵崽子们瞎搞,按照现在流行的话题,这是给“地狱犬”戴上根“塑料绳口笼”。而且,这也就理解了为什么IAR项目开始的时候,一大票更为接近“机枪”的“自动步枪”统统被“枪毙”,甚至具有“机枪”特征的“自动步枪”都没如陆战队的法眼,而最为接近“步枪”的HK 416改型,反而中标。
统统枪毙!一个不留!
那么M27 IAR真的完美吗?答案是:
并不。这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东西,M27 IAR有着如下的问题:1.M27自动机部分的结构寿命可能短于枪管寿命,需要更为严格的进行军械检查并及时替换。同根的HK416就存在着闭锁凸笋的潜在寿命问题。
HK416破损的机头2.重量较大,在安装标准配置的附件及激光指示器后,其总重量接近5.8公斤。如果是机枪还算轻便,发到步兵手里,这种重量真的是呵呵呵呵了。
当然也有不嫌沉继续往上加的3.技术不够先进,毕竟已经是接近10年前的产品了,没有什么轻量又炫酷的KeyMod或者M-Lok接口。4.
没有任何一款大容量弹匣通过美军标或者极限环境测试,也就意味着并没有什么大容量弹匣来增强火力持续性。5.因此,射手要携带21个30发弹匣,导致很多射手偷懒,并不携带这么多弹匣。
21个弹匣的直观感受
带上这么多,也就是15-17个弹匣而已,还有欠账6.没有气体调节器,虽然结构相对简单,但使用消音器时,依然会存在类似火药燃气后泄与自动机、发射机积碳的问题存在。7.顶置RMR红点瞄准镜导致瞄准基线升高,射手无法正常贴腮。
此处应当有人吐槽基线高8.黑坑奸商没商量,采购价格偏高,而且是外国公司,钱进了别人兜,有些人心里就是不爽。所以综上,近几年还是有很多“有识之士”,从纯技术角度建议升级M4/M16系列,而不是全员列装M27,从而降低武器质量和成本。然而,参考现在官僚体系的运行效率和保守程度,怕是改进型定型的时候,5.56毫米子弹技术参数已经落后,库存也该消耗殆尽,面临淘汰的境地了。
所以快速换装M27,避免了重新定型的冗余过程。对于陆战队来说也是个务实的选择。四、弹链机枪与更大的变革
所以,认识了M27及其对于陆战队的意义后,再来分析如下几个问题。
M249到底是个啥?陆战队真的不需要班组里面配置机枪吗?M249实际上更为高级,因为重新定义了“自动步枪”的边界。M249可以说是全球第一款实用的小口径弹链供弹机枪,基本可以单人操作,重量轻,火力猛。但是机枪结构(开膛待击、可更换枪管)带来的射击精度差,无法单发射击(弹药消耗量较大),重量较大,供弹具不通用等问题,则是M249躲不开的“硬伤”。而在陆战队和陆军的相关手册中,有着对M249的不同定义。陆战队的MCWP 3-15.1手册中,在介绍机枪分类的章节,使用的标题是Light Machine Gun/Automatic Rifle(轻机枪/自动步枪)。而陆军的FM_3-22_68则基本不提“轻机枪”这个概念,用的原文是M249 Machine Gun。而对于“自动步枪”,则使用“M249 IN AUTOMATIC RIFLE ROLE”,简称M249 AR,并有单独的章节(改版以前为单独的手册)对其进行描述。
实际上陆战队对这个事情分得很清楚,“自动步枪”就是“自动步枪”,轻机枪就是轻机枪。而对于陆军明确说明,是M249扮演“自动步枪”的角色,并没有增加“轻机枪”这么个概念。
那么陆战队在使用M249这些年里,属于没了“专业自动步枪”,而多了个能当“自动步枪”用“轻机枪”。至于什么是“轻机枪”,陆战队给了一堆数据性的规定。其实借用某大国配发原则来说就非常简单明确——“
配发到班的叫轻机枪,配发到连的叫重机枪”。但是一旦划归到机枪,那就免不了要加入机枪的使用原则,就要更加注意阵地选择,射界射向,射击方式,弹药消耗控制,转移时机等等等等。即便是可以单兵操作的M249,也还是副射手的参与,班组长的指挥才能发挥其应有实力。而由于其机枪特性,就给M249的机枪手们带来了如下挑战:1.能够选择的射击位置较少,不仅对机枪手要求更高,班组长也要格外注意M249的位置选择,射界射向等因素。2.转移困难,较大的重量不仅降低了机枪手本身的机动性,也降低了整个火力小组的机动性。 3.一旦发生情况,副射手必须及时靠拢,协助机枪手处置。也就意味着整个火力小组就要相对集中,“风骚走位”少了,
“集中使用”多了。所以还陆战队的火力小组中保留着副射手总而言之,在手中提着、抱着、举着的时间越长,对M249机枪手越不友好。射击越精确,对M249机枪本身越不友好。情况越复杂,对组长指挥越不友好。这次可好,彻底给组长们减负了。而在现在M27和M249混装的情况下,M249更多的由班长指挥,M27交给组长指挥。
机枪就是要听班长的话不过M249也确实给所配属的班组提供了超强的火力以及非常大的战术灵活性,对上级配属直射火力的要求也大大降低。按照陆战队的原话,由于M249的配属,连排级机枪都不需要考虑配属给班组使用的问题了,可以集中使用了。等等,机枪集中使用,这台词怎么熟悉呢?
所以说,M249占着火力优势与战术灵活性的便宜,踩着复杂度,重量,射击精度,机动能力,单人使用等问题的底下限。也不怪陆战队会有怨言。那么陆战队真的不想在班组中装备弹链供弹的机枪吗?绝对想!!!火力面前人人想要。只要能解决前面的问题就好。解决方法就是新(hei)技(ke)术(ji)的使用,不管是LSAT,还是NGSAR,还是聚合物弹壳。统统都是往有益的方向发展,而5.56弹药的库存正好留给M27消耗。两全其美,唯一限制装备的就是新技术自身何时成熟。
多年未见的LSAT,你还好吗?听说你要升级成7.62毫米的型号了?
现阶段尚有安全隐患的聚合物弹壳而这个发展方向也可以通过国会与陆战队对M27的预算讨价还价上也可以进行验证,削减20%预算看似是随口一说的“打八折”,也就是原定发十把只能给八把。但是按照改制以后的12人班中,增加了M38和“古斯塔夫”无坐力炮,
极有可能撤换掉一个小组中的“自动步枪”,而抽取专人使用M38和“古斯塔夫”。剩下的两个小组换装“新机枪”。缺的火力则依靠升级的M27来填补。那么基本就和国会砍价的“八折价”基本吻合。所以美帝虽官僚,但是官僚中透出的“精”,还是需要深刻理解的。
有这个在,绝对会影响班组的编制
而一旦“新一代班机”装备,由于其减重的特性,弹药基数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而如果保持单兵负重和射击持续时间不变,则班组内每分钟弹药投射量将会得到巨大的提升,这才是“地狱狗”放开“口笼”的时候。
五、大变革与对我军的影响
如何理解陆战队的变革呢?与轻武器大换装有什么关系呢?轻武器的大换装对我军的轻武器发展有何影响?自从马蒂斯担任国防部长以后,陆战队处于“朝中有人好办事”的状态,终于要大刀阔斧地发展自己的作战实力了。而从现状看,陆战队整体的性质用七字来形容就是“半机半摩半空突”。无论如何掩盖不了自己硬肛的时候还是个“轻步兵/摩托化步兵”的属性。虽说自己现在两栖作战依然是主业。但是抢滩登陆的情况实在是越来越少见了。那么压力就在于两方面了,除了和陆军抢生意,往纵深发展,还有就是要应对某大国的崛起了。
然鹅,世界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两栖部队,他不姓鹰啊!他属兔啊!他脑袋上有俩长耳朵,他突击车上顶个105的大管子啊。坚持用真理说服人的某国海军陆战队
美帝思来想去,解决问题只有一条路,就是陆战队机械化!要做到“上能垂直登陆搞空突,下能重装抢滩保传统,重则8轮快反推纵深,轻则合成摩步全域战”。以前薄皮大馅的AAV-7不要了,悍马和十轮大卡不要了。要快反要省油要好保障要一口气拉走一个班,那就上大八轮。LAV-25也是趁好几百辆呢,使用经验也有,车的里程数也到了,到时候一起换。
AAV-7的机械化那叫半机械化,这8米X3米X3米的大铝盒子,就是个“履带式两栖登陆艇”啊,真正做到了“击毁一辆AAV,重创陆战队一个排”而机械化发展对于轻武器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增强了保障,也降低了火力输出的需求。毕竟车载平台输出还是比较稳当的。如果ACV的火力能够向“斯特瑞克”看齐,那么即便是普通版的装甲输送型,也有M2HB+Mk19的火力在,虽说不如正经重型步战车的机关炮+反坦克导弹相比,但是也比纯摩步班的火力强多了。至于ACV航速的问题,其实陆战队想的也很明白,就这么多钱,指望着1块钱吃个大猪蹄子,那是不可能的。航速低没办法,咱们就用气垫船往上运。而对于陆战队的步兵来说,只要车能跟着人走,自己生存的几率不仅大大提高。随车补给也更是方便,补给跟得上,火力输出自然就会更猛。从班组编制层面来看,增加副班长极有可能是方便机械化作战时的指挥,班长与信息员随车,副班长下车指挥战斗。常规情况下,班长直接指挥三个战斗小组已经属于满负荷运转了,而在改制后,如增加了步战车,电台等装备后,各要素齐备,其指挥压力会更大,简直是“操着连长的心,干着排长的活,拿着班长的钱”,需要副班长来一起完成指挥。
这以后很有可能是“班部”在指挥战斗的样子更为有趣的是,把这次调整视角放大至连一级,则会发现,
陆战队会在连一级增设工兵排,后勤组和情报组。加上原有的火器排。俨然是小型的“摩步合成连”。综合了所有的作战要素,简直是2025美帝陆战队版的“四组一队”。而在班组一级,在凑齐了机枪,榴弹发射器,精准步枪,古斯塔夫,无人机,电台以后。如果再在主攻班中加强工兵或者直接配发爆破器材。那陆战队步兵班都可凑成一个“小四组一队”。这种比较少见的“靠前配置”,也充分说明了陆战队一直在为最坏情况做打算,补给不足,通讯中断,指挥协同能力丧失,一切依靠自己及配属给自己的力量完成作战任务。 而这种“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四组一队”,也充分说明了,当战斗回归到步兵徒步作战时,只要装备没有革命性的变化,最有效的组织,作战方式只有一个最优解。一旦到达视距内,就只能按照兰切斯特方程来进行讨论了——人多枪准火力猛的一方必胜。
对于我军的影响:
所以对于我军来说是,要想打赢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轻武器方面,
1.班组里面步枪技术指标要达到M27的水平2.弹链机枪该配还是要配3.新技术黑科技该上的还是要上的。但是我们又不仅仅只盯着打赢“地狱狗”,更要有长远和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对手,所以“补足内功、全面发展”才是真理。
地狱狗并不可怕,关键是什么时候装备打狗棒?w